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某剧在公演时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部剧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情节________;演员对人物心理情感把握到位,将京剧的传统唱腔与现代发音________得非常完美;导演及音乐设计人员在唱腔、形体动作、舞台调度等各个方面反复推敲、________,可谓“十年磨一戏”。

A . 扣人心弦    融合    锦心绣口 B . 荡气回肠    融合    精益求精 C . 扣人心弦    结合    精益求精 D . 荡气回肠    结合    锦心绣口
2.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________”,“________”,有我之境也。“________”,“________”,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④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③④①②
3.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B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李商隐《安定城楼》) C .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D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
4. 单选题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没有人生,我们无法理解诗和艺术。人工智能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它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艰难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学会。创作并非仅仅是遣词造句,它建基于生命体验之上,来自人生际遇和内在情感,基底是整个人生和人所处的整个世界。在形式层面,人类未必会比人工智能厉害,但是将形式与生命体验深切关联在一起、创造出更优美、更有冲击力的作品,人工智能没法与人类相比。

A . 理解诗和艺术需要有人生经历。 B . 文学创作的基底是人的内在情感。 C . 人类在形式层面超越不了人工智能。 D . 人工智能难有生命体验无法超越人类创作。
5.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补唐书骆侍御传

(明)胡应麟

    骆宾王,越东阳郡人也。父为博昌令。宾王生七岁能诗,尝嬉戏池上,客指鹅群令赋焉,应声曰“白毛浮渌水,红掌拨清波”,客叹诧呼神童。比长,天才逸发,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以藻绘一时,号“垂拱四杰”云。先是,唐起梁陈衰运后诗文纤弱委靡,体日益下。宾王首与勃等一振之,虽未能骤革六朝余习,而诗律精严,文辞雄放。唐三百年风雅之盛,以四人者为之前导也。

    永徽中,历官侍御史。时高宗孱,不君,后曌擅国。宾王睹唐运且密移,数上书言天下大计。后曌怒,诬以法,谪临海丞。高宗崩。后曌废中宗,改唐物。宾王耻食周粟,即日弃官归。会英公徐敬业起兵诛后曌,宾王仗从之。敬业雅慕宾王名,得之大悦,引至戎幕中,羽书文告之属一切谘焉。既而义师大集,将直指长安,宾王援笔慷慨为檄文以海内。檄传,四方振动。曌读之至“一抔六尺”语,凛然曰:“如此材而流落不偶,宰相之过也。”魏元忠纵火围逼敬业,军遂溃。党与悉禽,独宾王变姓名逸去,削发为浮屠,居天竺灵隐间十余载。考功郎宋之问谪官岭表,宿寺中赋诗,得“鹫岭龙宫”之句,思不属,方苦吟,一老僧卧禅榻问故,遽续云“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大骇,质明趣访之,逝矣,识者云此骆宾王也。

    始,宾王父早亡,奉母竭力。至奋身为国,举宗百口,弃置若遗,其忠孝天性然也。宾王既以起义亡,无敢裒其制作者。中宗复辟,累诏访求,鲁国郗云卿始集传之。当孽曌革运滔天,盖开辟未闻之变。一时唐之臣子,宋璟、姚崇、娄师德辈,俯首北面,蒲伏裙裾。独宾王仗义执言,大声其恶。

    自宾王举事,历宋迄今八百余载,而公论始定于一,殆若有天意存焉。於戏,宾王不死矣。顾《新唐书·文苑》阔略未详,而刘响《旧唐》论述尤谬,因稍据《临海丞集》其忠孝大都,暨野乘稗官之足征信者,为《骆侍御补传》以传。

(选自《少室山房集》,有删改)

  1. (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以藻绘一时    擅:享誉 B . 宾王仗从之                          策:书册 C . 宾王援笔慷慨为檄文以海内            谕:告诉 D . 因稍据《临海丞集》其忠孝大都        掇:选取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骆宾王上书谈论国家大事,触怒了武则天,被贬为临海县丞,当天就弃官而去,不与武则天合流。 B . 骆宾王的檄文不仅令全国上下振奋,就连武则天读了后也为没有得到骆宾王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C . 骆宾王既是忠臣,为国不畏强暴,也是孝子,任博昌令的父亲早逝,骆宾王就尽心尽力孝敬母亲。 D . 骆宾王的事迹虽然史书有所记载,但要么过简,要么有讹错,因此作者写了《骆侍御补传》传世。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党与悉禽,独宾王变姓名逸去,削发为浮屠,居天竺灵隐间十余载。

    ②自宾王举事,历宋迄今八百余载,而公论始定于一,殆若有天意存焉。

  4. (4) 本文记述了骆宾王诗文写作方面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6.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1.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 (2) 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名著除了钟嵘的《诗品》,还有刘勰的《》、的《典论·论文》等。
  3. (3) 根据材料,概括钟嵘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
7.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春江潮水连海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 (2) 细草微风岸,。(杜甫《旅夜书怀》)
  3. (3)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 (4) 秋色连波,。(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 (5) 相顾无言、。(苏轼《江城子》)
  6. (6)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7. (7) 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8. (8) ,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七古·残句》)
8.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三日登楼有怀金陵宣城诸友

范成大

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

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

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

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

【注】①范成大在二十九岁中进士之前,曾一度游学于金陵、宣城等地,这首诗写于诗人回到家乡苏州之后。

  1. (1) 本诗前三联从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序不断变化方面进行构思,请简要分析。
  2. (2)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9.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榆树

汪曾祺

    ①侉奶奶住到这里一定已经好多年了,她种的八棵榆树已经很大了。

    ②这地方把徐州以北说话带山东口音的人都叫做侉子。这县里有不少侉子。他们大都住在运河堤下,拉纤,推独轮车运货,碾石头粉,烙锅盔,卖牛杂碎汤……

    ③侉奶奶她姓什么?不知道。大家都叫她侉奶奶。大人、小孩,穷苦人,有钱的,都这样叫。倒好像她就姓侉似的。侉奶奶怎么会住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呢?她是哪年搬来的呢?不知道。好像自从盘古开天地,这里就有一个侉奶奶。

    ④侉奶奶住在一个巷子的外面。后街边有一条很宽的阴沟,正街的阴沟水都流到这里,水色深黑,发出各种气味,蓝靛的气味、豆腐水的气味、做草纸的纸浆气味。跳过这条大阴沟,有一片空地。侉奶奶就住在这里。侉奶奶的家是两间草房。独门独户,四边不靠人家。侉奶奶家左边长了很高的草。右边是侉奶奶种的八棵榆树。

    ⑤侉奶奶靠给人家纳鞋底过日子。附近几条巷子的人家都来找她,拿了旧布,袼褙和一张纸剪的鞋底样。侉奶奶就按底样把旧布、袼褙剪好,“做”一“做”,然后就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纳。扎一锥子,纳一针,“哧啦——哧啦”。有时把锥子插在头发里“光”一“光”。侉奶奶手劲很大,纳的针脚很紧,她纳的底子很结实,大家都愿找她纳。也不讲个价钱。给多,给少,她从不争。多少人穿过她纳的鞋底啊!

    ⑥侉奶奶一清早就坐在门口纳鞋底。她不点灯,睡得早,天上一见星星,她就睡了。起得也早。别人家的烟筒才冒出烧早饭的炊烟,侉奶奶已经纳好半只鞋底。除了下雨下雪,她很少在屋里(她那屋里很黑),整天都坐在门外扎锥子,抽麻线。有时眼酸了,手乏了,就停下来四面看看。

    ⑦正街上有一家豆腐店,有一头牵磨的驴。每天上下午,豆腐店的一个孩子总牵驴到侉奶奶的榆树下打滚。驴乏了,一滚,再滚,总是翻不过去。滚了四五回,哎,翻过去了。驴打着响鼻,浑身都轻松了。侉奶奶原来直替这驴在心里攒劲;驴翻过了,侉奶奶也替它觉得轻松。

    ⑧街上的,巷子里的孩子常上侉奶奶门前的空地上来玩。他们在草窝里捉蚂蚱,捉油葫芦。捉到了,就拿给侉奶奶看。“侉奶奶,你看!大不大?”侉奶奶必很认真地看一看,说:“大。真大!”孩子玩一回,又转到别处去玩了……

    ⑨侉奶奶吃得真是苦。她一年到头喝粥。三顿都是粥。平常是她到米店买了最糙最糙的米来煮。侉奶奶也吃菜。她的“菜”是她自己腌的红萝卜。啊呀,那叫咸,比盐还咸,咸得发苦!——不信你去尝一口看!

    ⑩只有她的侄儿来的那一天,才变一变花样。

    ⑪侉奶奶有一个亲人,叫“牛”,是她的侄儿。过继给她了。牛在运河堤上卖力气,也拉纤,也推车,也碾石头。他隔个十天半月来看看他的过继的娘。他的家口多,不能给娘带什么,只带了三斤重的一块锅盔。娘看见牛来了,就上街,到卖熏烧的王二的摊子上切二百钱猪头肉,用半张荷叶托着。还忘不了买几根大葱,半碗酱。娘俩就结结实实地吃了一顿山东饱饭。

    ⑫侉奶奶的八棵榆树一年一年地长大了。香店的杨老板几次托甲长丁裁缝来探过侉奶奶的口风,问她卖不卖。榆皮,是做香的原料。丁裁缝来一趟,侉奶奶总是说:“树还小咧,叫它再长长。”

    ⑬人们私下议论:侉奶奶不卖榆树,她是指着它当棺材本哪。

    ⑭榆树一年一年地长。侉奶奶一年一年地活着,一年一年地纳鞋底。那些捉蚂蚱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大。侉奶奶纳他们穿的鞋底,尺码一年比一年放出来了。侉奶奶也一年年地见老了,她时常病病歪歪的,连粥都不想吃,在她的黑洞洞的草屋里躺着。有时出来坐坐,扶着门框往外走。

    ⑮一天夜里下大雨。瓢泼大雨不停地下了一夜。很多人家都进了水。丁裁缝怕侉奶奶家也进了水了,她屋外的榆树都浸在水里了。他赤着脚走过去,推开侉奶奶的门一看:侉奶奶死了。

    ⑯丁裁缝派人把她的侄子牛叫了来。得给侉奶奶办后事呀。侉奶奶没有留下什么钱,牛也拿不出钱,只有卖榆树。

    ⑰丁裁缝找到杨老板。杨老板倒很仁义,说是先不忙谈榆树的事,这都好说,由他先垫出一笔钱来,给侉奶奶买一身老衣,一副杉木棺材,把侉奶奶埋了。

    ⑱侉奶奶安葬以后,榆树生意也就谈妥了。杨老板雇了人来,咯嗤咯嗤,把八棵榆树都放倒了。新锯倒的榆树,发出很浓的香味……

(选自汪曾祺《故里杂记》,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榆树,起到线索作用,侉奶奶去世,榆树被锯倒,又具有象征意义。 B . 第5段运用细节描写,视听觉结合,语言委婉含蓄,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 . 作者对小说中的人、事,既不居高临下也不刻意拔高,是地道的平民视角。 D . 小说采用散文化的结构,淡化情节,看似随意,实则苦心经营。
  2. (2) 请简要分析侉奶奶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3. (3) 小说写了侉奶奶及相关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0.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因迁谪岂能来

郭彦

    北宋诗人欧阳修被贬夷陵之初,因其“地僻而贫,民俗俭陋”,他很不习惯。渐渐地,他开始感觉到此地“风俗朴野”“江山美秀”,“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即所谓,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人至此而喜。他多次向老友梅尧臣谈到他在夷陵的感受:“修昨在夷陵,郡将故人,幕席皆前名,县有江山之胜,虽在天涯,聊可自乐。某居此久,日渐有趣。郡斋静如僧舍,读书倦即饮射;酒味甲于淮南,而州僚亦雅。”并写下了这首《黄溪夜泊》: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后来,欧阳修贬滁州,“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闲暇时徜徉山水,宠辱皆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欧阳修在贬谪地表现出的通达和自娱,源于他对官场的无聊和倾轧有痛切的认识,也因此有对人生更为现实的理解,虽在天涯,聊可自乐。

    欧阳修对被贬后如何自处以不失尊严有十分理性的认识。他非常欣赏韩愈的文章,却并不欣赏韩愈这个人,他对韩愈被贬后急急忙忙向皇帝写悔过书一事多有微词,说韩愈到了贬所,期期艾艾,不堪于穷愁,其行为完全无异于庸人。这是欧阳修的清醒意识,他随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去重复前人做过的不堪事。

    欧阳修性格中的刚烈,让他有种不肯认输的执拗,不排除他在贬谪地的悠然愉悦有故作欢愉的成分:即使苦,也不能低头 , 也要佯装快乐给你看,至少不能将不快乐的一面让你看到。这也是促使欧阳修到处寻乐的一个动因,除了四处寻觅“江山之胜”之外,还随时发现“州僚亦雅”,主动去发现美,体会其中妙处,遂成为他降低身段、融入当地生活的一种刻意为之的方式。

    在中国古代,贬谪是朝廷加强中央集权、制衡各派势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到了宋代,采取如分权制度、台谏制度以及职务频繁更换和地域迁徙等措施来约束和监督官员,以最大限度达到权力的制衡,所以,官员沉浮出入的几率很大。在某些通达者看来,贬谪既是一件无力回天的事情,就索性把贬谪之地当成一个临时避难所和休养生息之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还借此获得了参禅悟道的清静机会和游山玩水的额外补偿。

    历史总是这样的乖张暴戾,它无端地让一些人受苦受难,又无意间给了后世的人很多福分,让我们得以在这些受尽苦难的身体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挣扎和精神的特质,也得以通过他们艰难的贬谪之路瞥见那些不曾跃入主流的地域和山水,那些隐藏在僻地角落里的风光和韵致。正如欧阳修所言,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他们去了,我们才能看得到;他们去了,我们才能听到。

    但是,这些被呈现的僻地绝域的山水和风物,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被描述和被状写,而是深深烙上了贬谪者特殊的际遇所派生出来的印记。与其说这些贬谪诗歌是一种蛮荒远地的地域发现,毋宁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观照所呈现出来的内心景观。绝域对通途,僻地对中心。欧阳修的豁达乐观,是知识分子在无奈环境下反放逐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那些异峰突起的绝域山水也是对帝都苑囿那些主流风景的无声对峙和挑衅。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23日,有删改)

  1. (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引用欧阳修向好友梅尧臣谈起的感受,旨在说明欧阳修到贬谪之地后的自乐。 B . 欧阳修在被贬夷陵写下的《黄溪夜泊》一诗作为全文的线索,起到点题、贯穿全文的作用。 C . 欧阳修能主动发现贬谪之地的美,这成为他融入当地生活的一种刻意为之的方式。 D . 欧阳修诗文中呈现的僻地绝域的山水和风物深深烙上了贬谪者特殊的际遇所派生出来的印记。
  2.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欧阳修在贬谪之地表现出通达和自娱的原因是(    )
    A . 他对官场的无聊和倾轧有痛切的认识,也因此有对人生更为现实的理解。 B . 对被贬后如何自处以不失尊严有十分理性的认识,提醒自己不要重复不堪事。 C . 性格中的刚烈,让他有种不肯认输的执拗,有故作欢愉的成分。 D . 理解贬谪是朝廷加强中央集权,制衡各派势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索性休养生息。
  3. (3) 如何理解“那些异峰突起的绝域山水也是对帝都苑囿那些主流风景的无声对峙和挑衅”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