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0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教材版本:历史
试卷分类:历史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单选题
下表是1949—1990年中国扫盲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

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

文盲率(%)

1949

54167

80.00

1964

72397

23327

38.10

1982

103188

23582

22.81

1990

114333

18003

15.88

A . “左”倾导致“文革”后教育受挫 B . 义务教育使文盲率快速下降 C . 制度变迁影响教育普及程度 D .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教育发展
2. 单选题
据统计,1865—1905年,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来自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地区。这一变化(    )
A . 受益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B . 是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结果 C . 表明政治形势左右教育格局 D . 折射出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
3.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渡。20世纪60年代,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全球疟疾的发病率上升。1967年,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并担任项目组长。屠呦呦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最终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在失败了190次之后,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说:“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在评价屠呦呦的抗疟贡献时说:“青蒿素联合疗法对全球疟疾防控做出卓越贡献,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至今这位年近90岁的老科学家,仍然将全部的精力花在青蒿素的科研上,努力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高素研究中心打造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科研平台

——摘编自徐婧《屠呦呦: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作为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屠呦呦的历史贡献。
4. 单选题
英国《星期日快报》曾经报道:“中国这次向空间进军的成功,意味着毛.泽东和他的科学家通知美国和俄国这两个核大国,中国也有了投掷洲际距离核武器的能力了。”材料反映的是中国(    )
A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5. 单选题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201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下列事件能为它的入选提供支持的是(   )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1980年中国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④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 材料分析题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58年,黄旭华被选中参与中国核潜艇的研制准备工作。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年,中央批准核潜艇研制工作立项上马。黄把华后来被任命为核潜艇研制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成为我国核潜艇研制的主持人。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了自然条件恶劣、生活资料短缺等困难,研究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和学术论文,通过反复试验获取大量科学数据,排除各种学术干扰,长期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工作。197l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1974年正式交付海军使用。其研制周期之短,建造速度之快,在世界核潜艇发展史上是罕见的。

﹣﹣摘编自叶取源《上海交通大学校友院士风采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旭华团队能够成功研制中国核潜艇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旭华的主要贡献。
7. 材料分析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85年5月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1986年3月,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决定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毕业分配、干部任免、外事、教职工聘任、教师任职资格评定、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高效党委集中力量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988年4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意见》,要求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至1989年初,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先进典型如武汉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华中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圳大学的办学体制改革等。

﹣﹣摘编自杨东平《重温和借鉴: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界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8. 材料分析题
材料:温启祥,我国著名的导航技术专家,中国无线电导航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工作勤奋,追求知识,曾被评为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抗战期间温启祥受进步书籍和进步思想影响,拥护党的抗日主张,利用其无线电工场负责人的有利条件及所掌握的无线电技术,支持祖国的抗战事业。上海解放后,他主持修配和赶制了500瓦报话机、750瓦长波归航机和100瓦短波发射机,使沪、宁、杭的防空通信系统初具规模,又为前线指挥部提供了通信导航设备,使当时的华东空军机场与福建前线对偷袭的敌机有了防护能力,为解放舟山群岛做出重大贡献。建国后,温启祥参加了“全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会议,以严格的科学精神和严密的科研作风,先后开展了航空近程导航系统,飞机着陆引导系统,中程与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以及卫星导航、组合导航和超长波大功率山谷通信天线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晚年,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电子工业名词辞典》等有关无线电导航部分的编撰或编审。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著名科学家温启祥的主要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温启祥等科学家体现的时代精神。
9. 单选题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此后就办好外国语学校、提升中学外语教育、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编写外语教材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此可知,外语教育(   )
A . 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B . 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 .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服务于新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
10. 单选题
上课讨论时,一个学生的问题引起大家的争议:“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之后,又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以下回答比较恰当的是(   )
A . 领导者未能遵守“实事求是” B . 双百方针的范围太小 C . 文化“左倾”影响到政治 D . 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