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南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6年广西南宁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考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也正是由于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基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像昭陵六骏,因为皆属初唐时代,故马体的肥臀细腿等特征颇有汉风孑遗,但较之于汉马,显然更写实精确,更注重形体的结构变化,像面部的筋脉、胸肌、蹄筋等皆细致入微,在生动传神上,与汉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马踏匈奴》是我国最早的纪念碑式的大型圆雕,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霍去病征服入侵者、取得胜利的那一刹那,被踏于马下的匈奴首领手持弓箭仰卧在马腹之下作垂死挣扎状的场景。静静站立的战马与挣扎的胡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权在握的静态与垂死挣扎的动态形成了完美统一。昭陵六骏表现上颇多写实性,刻画出骏马的飞驰、屹立、徐行三种姿势,表现出六骏共同的雄健俊美的外形和勇往直前的气势,显示出他们的情谊,是古代以形传神的成功范例。这两组石雕形象选取了动态和静态中的马的形象,并将其协调统一地安排在同一个整体中。

(摘编自肖顺、李雪松《汉唐石雕中“马”的艺术形象与成就》)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商周时代,马与贵族生活联系密切,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者骑马,贵族死后,马匹是比较重要的陪葬品 B . 统治者对马的重视于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可见一斑;帝王对良马的喜爱,马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等,对“马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C . 虽然汉武帝、唐太宗都爱马,但他们各自的审美趣味不同,导致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汉、唐两代艺术家的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D . 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是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几乎不可超越的作品,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前者重意象造型,后者重写实造型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深广的,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代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代表了两个时代独特的艺术面貌 B . 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两种艺术手法可以相互渗透,表现为二者的统一性,霍去病墓石雕群、唐昭陵六骏就是典型例子 C . 虽然唐昭陵六骏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塑造形象时,它也继承了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D . 霍去病墓石雕群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它突出的创作特色是将艺术构思与石料选取相结合,据意取材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一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以表现精妙传神的战马和人物形象 B . 昭陵六骏有汉马之遗风,但它显然更写实精确,更注重形体的结构变化,面部的筋脉、胸肌、蹄筋等细致人微,因此,形象比汉马更加生动传神 C . 《马踏匈奴》表现霍去病战胜入侵者的情景,静立的战马与挣扎的胡人形成鲜明对比,静态与动态达到了完美统一,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D . 昭陵六骏在表现上颇多写实性,它刻画骏马的飞驰、屹立、徐行三种姿势,将动态、静态的马的形象安排在六骏的整体之中
2.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听,字正思,七岁以为协律郎。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承璀数问听计,卒缚卢从史。迁左骁卫将军,出为蔚州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铸不禁。听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徙安州。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

    帝讨李师道,出听楚州刺史。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以功兼御史大夫。徙灵盐。部有光禄渠,久废,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

    穆宗初立,幽、镇反,择名臣节度太原者代裴度,使统兵北讨。始听为羽林时,有骏马,帝在东宫,使左右讽取之,听自以身宿卫,不敢献。于是帝曰:“李听往在军中,不与朕马,是必可任。”乃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以功封凉国

    王廷凑之乱,诏听悉兵屯贝州,史宪诚惧听因取道袭之,衷甲候诸郊。听敕士櫜[注]兵野次,魏人乃安。宪诚既请朝,魏人怨,诏听兼帅魏博。听迁延不即赴,魏遂乱,杀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造等劾奏魏州乱,宪诚死,职由于听,请如法。天子不罪也,罢为太子少师。

    拜邠宁节度使。邠署相传不利治垣舍,前刺史视其坏,莫敢葺。听曰:“将出凿凶门,何避治署邪?”亟使完新之,卒无异。以疾求还。卒,年六十一。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櫜(gāo):收藏。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B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C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D .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B . 羽林:即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C . 公: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的封赐。在周代,爵位主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 . 论:衡量,评定的意思。在此文中是判罪的意思,即根据事实或证据判定罪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听有计谋,懂军事。承璀和柳公绰都多次听取了李听的计谋,或活捉了卢从史,或声威震动叛军;李听打败敌人,因战功升官。 B . 李听不迎合皇帝,得到赏识。穆宗认为李听值得重任,这是因为以前穆宗想占用一匹骏马,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 C . 李听是个武将,但也善于治理地方。他任蔚州刺史,采取措施,制止了民众私自铸铜钱的行为;他在灵盐任职时,疏通废弃水渠,百姓便利。 D . 李听敢于破除迷信。他在邠宁任职时,官署相传修房屋不利,不敢修理损坏了的房子,而李听不信这个邪,派人修缮,最终没有发生什么灾异。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

    ②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

3.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牡丹

李商隐

锦帷初卷卫夫人 , 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 , 苟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注】①卫夫人: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这里比喻刚刚绽放的牡丹花。②石家蜡烛:西晋石崇豪奢至极,用蜡烛当柴。这里形容牡丹的颜色像燃烧着的大片烛火,却无须修剪烛芯。③朝云: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1. (1) 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 (2) 简要分析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鱼我所欲也>中,表现孟子在“生”与“义”,之间正确抉择观点的两句是“”。

②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两句,表明了自己的处世态度: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比喻写江涛的两句是“”。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千里马的伯乐

谢大立

    锥子是在技能比赛中得到“千里马”这个称号的。

    参加比赛的是各单位的尖子。锥子觉得自己非常不错,可每次比赛都没有他的份。于是,一番乔装打扮后,混进了参赛队伍。从比赛到坐上第一把交椅,没人认出他。发表获奖感言时,他取掉帽子、摘去口罩、撕掉贴在脸上的狗皮膏药,人们才一声惊呼:这不是锥子吗?

    锥子笑笑,大大方方地说,大家是不是很奇怪,谁叫我来的?我怎么会有资格参加这样的比赛……嘿嘿,正因为没人叫我来,我才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说着瞥一眼获奖席上的其他选手,我不是为奖来的,也不会占获奖名额,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比别人差在哪儿了。

    你不是单位派来的选手……主持会议的人上来夺锥子的麦克风。领导席上的一个胖子站起来说,举办技能比赛重在提高技能,是不是单位派来的不重要……锥子就对胖子鞠躬说,谢谢。随后话锋一转说,大家知道锥子是什么吗?

    环视台下,锥子笑笑说,猜不出吧?好,我等一会告诉大家。

    锥子清清嗓子说,因为我叫锥子,长得也不周正,小时候同学们嫌我,不与我为伍,老师也不关心我。长大后,仍然没有变。进厂的第一天,就有人对我说,锥子怎么能做名字?有个师兄还扳着我的肩膀取笑我鼻子尖尖、嘴巴尖尖、连脑袋也长得尖尖的,活脱脱一个锥子……老班长就私下里对我说,回家让你爸妈上派出所把这个名字改了吧!

    老班长关心我,让我感动。可是第二天我又对他说,你们还是叫我锥子吧,我的名字不能改,我也不想改。老班长问我为什么,我说,为什么现在我不想说,到能告诉您的时候一定会告诉您的。

    老班长,现在我可以告诉您了!我对我爸妈说了您的好意,他们说,锥子,给你起这个名,看似随意其实不随意。装在口袋里的锥子,总是会出头的……这是我们鞋厂人的口头语,也是我们的信念。我当时不想告诉您,是想有一天给您一个惊喜。我不知道我今天的表现是不是叫出头了?

    说着,锥子的泪就出来了,可惜老班长听不到我的话了。可我永远忘不了和老班长在一起的那段日子。老班长是除了我的父母外唯一关心我的人。老班长去世时我偷偷地哭了好几回。老班长走后,我成了个没有师父的徒工、打杂工,谁都可以对我说,锥子你去干干这,锥子你去干干那……

    嘿嘿!锥子一声笑说,大家一定在说,这小子神经病呀!一时哭一时笑,一定猜不出我在笑什么?正因为谁都可以支使我,我成了大家的徒弟。当徒弟不过是学手艺,学就是了。刮研是我们钳工的基础活,把研刮好了,手艺也就学到家了。可刮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刮法、绝活,我就处处多长个心眼儿,把各位的刮法和绝活装进心里去……我今天的刮研最快最好,就是集中了大家的优点。

    锥子说完往台下走去。

    主持会议的人看胖子,胖子站起来说,你去哪里?锥子说,我已说过了,我不是为名次来的……胖子打断他的话说,你给我回来,老老实实给我坐到第一把交椅上去!又和蔼地说,你是我们这次比赛的千里马,我还没有给你颁奖你就走……胖子走到麦克风前说,请锥子单位的领队上来一下。

    领队上来了,胖子对锥子说,锥子你也来一下。来到后台,胖子说,马上要颁奖了,锥子得了千里马奖,拿伯乐奖的人必须现在就定。领队说,伯乐奖要么是车间领导,要么是选手的师父,锥子这情况定车间领导显然不合适,师父老班长又不在了……锥子你说呢?

    锥子觉得这是个难题,车间领导不给他参赛资格,他对他们是有意见的,工友中他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突然,他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那句装在口袋里的锥子总是要出头的话,给了他夺冠的勇气和力量……可父母不是自己这个单位的,与钳工也根本搭不上边……胖子盯着锥子的脸看着,突然说,你小子寻思啥呢?不会是想把两个奖都得了吧?

    锥子的眼睛一亮,心里也跟着一亮,脸上就把这种亮露了出来,说,领导您是说我自己是我自己的伯乐?胖子一喜说,这可是给我们今后的大赛打开了新思路!自己认为自己行,就想着法子来了,这不就是自己是自己的伯乐吗!行!就这么定了。

(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小说第一自然段采取倒叙手法,用一句话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小说的人物及其身份、事件,还点明了本篇小说的主旨。 B . 锥子技术很好,可是领导认为参加比赛应是单位的技术尖子,这既可看出领导的偏见,也暗示了锥子的人缘不好。 C . 在颁奖会上,主持人与胖子对于锥子的行为看法不一,前者认为锥子没有资格参赛,后者给予肯定,旨在褒奖技能高手。 D . 小说中的“锥子”这个名字寓有深意,既指装在口袋里的锥子总是会出头的,更是指一个人经过努力会取得成就。 E . 小说在刻画锥子这个人物形象时采取了多种方法,如描写了他的动作、语言、肖像等,尤其注重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
  2. (2) 结合全文,分析小说设置老班长相关故事情节的作用。

  3. (3) 小说在刻画锥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 (4) 有人认为小说标题应为“千里马”,而不应为“千里马的伯乐”,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周汝昌:为芹辛苦见平生

卫毅

    1947年秋天,周汝昌的命运被一只装着书的篮子改变。他的名字从此与《红楼梦》相联,直到他于2012年5月31日去世。几十年中,人们想到他时,头脑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是:红学家。

    作为大学生的周汝昌,那年秋天来到燕京大学图书馆,他想借阅敦敏所著的《懋斋诗钞》。馆员把他填好的书单放到篮子里,传至楼上书库。当篮子中的书传下来时,周汝昌发现书上附着的借书卡一片空白﹣﹣这么多年来,从未有人借过。对于“红学”来说,这是意义非凡的瞬间。“新红学”自1921年以后,已有多年波澜不惊。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出版。这是《红楼梦》研究进入新阶段的标志。然而,两人对《红楼梦》的评价并不高。胡适认为《红楼梦》不及《儒林外史》,俞平伯则认为《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只是二等。

    在遇到《懋斋诗钞》之前,周汝昌与《红楼梦》似乎并无多少缘分。他1918年生于天津咸水沽,家境殷实,家中有草火园子。小时候,母亲常给他讲园中旧事,每次言及都感叹,那真像《红楼梦》啊。母亲藏有《石头记》,周汝昌找来翻阅;但他看了开头便无再读下去的兴趣,“沉闷乏味”是他彼时感受。

    1940年,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次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周汝昌失学回家。1947年,已是三个孩子父亲的他重返燕园。“旧地重游,我已身世沧桑,年华老大。朝气难回,伤情易触。我心绪总带着凄凉的滋味。”此时,四哥周祜昌,失业在家,读《红楼梦》时发现有胡适所写之序言。胡适说他发现了曹雪芹友人敦诚的《四松堂集》,但敦敏的《懋斋诗钞》尚未找到。周祜昌看到这句话,便给弟弟去信,让他到燕大图书馆找一找,看能否寻得《懋斋诗钞》。

    周汝昌细读《懋斋诗钞》,对曹雪芹的生卒年有了自己的思考,随后写出《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懋斋诗钞>中之曹雪芹》并发表,引起了轰动。

    胡适看到文章后,给素昧平生的周汝昌写信,称赞他并说“《懋斋诗钞》的发现,是先生的大贡献”。胡适的鼓励对周汝昌投身“红学”起了重要作用。半年里,两人多次书信往来。更让人惊讶的是,周汝昌写信向胡适借其珍藏的《甲戌本石头记》,胡适立即托人送至其家。该珍本价值连城,胡适借给周汝昌后,何时归还都不过问,好像忘了有这回事,这让周汝昌非常感叹。几十年后,周汝昌回忆平生所交鸿儒硕学,认为唯有胡适够得上一个“大”字。

    1953年冬,12岁的刘心武在北京读初一。一天,他从家对面书店里的《红楼梦新证》书中看到“红楼梦人物想象图”,大吃一惊,因为这与他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人物有很大不同。刘心武认为此书是他对红学感兴趣的来源。

    此时,周汝昌已举家赴蜀,在四川大学任教。《红楼梦新证》出版后,很快脱销,出版社在3个月内加印3次。周汝昌在书里回顾了对《红楼梦》的种种贬低言论,指出《红楼梦》是一部石破天惊的伟著,曹雪芹是旷世天才。《红楼梦新证》让周汝昌名声大噪。

    一年后,他奉调回京,进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不久,“批俞”“批胡”运动开始。周汝昌与胡适之间的交往,成为“污点”。随后多年,他一次次被“思想改造”。1969年,他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干不了重活,就被分配去挑粪,与杨霁云同组。从茅坑到菜园,有一段路程,路上无人监督的时候,他们就停在树下,在大粪旁漫谈《红楼梦》。

    1970年8月,他再被调回京城。2004年,他写的《石头记会真》出版。《红楼梦新证》与《石头记会真》,被人们认为是他红学研究的两大高峰。

    56年前,他向胡适借得《甲戌本石头记》,并向胡适提出建议:应当依据《甲戌本》,加上《庚辰本》和《戚序本》,精核整订出一部接近曹雪芹原著真手笔的好版本。这个愿望的实现,用了56年。

    胡适早已辞世,《石头记会真》成书时,周汝昌心情非常复杂:“我不知以何言辞表达我的心情,悲喜二字,是太简单太无力了。”

    周汝昌服膺曹雪芹之言:“愧则有余,悔又无益。”这也是他的人生感叹。不是不悔。若真的不悔,那愧又何来?其愧既又有余,则其悔之深可想而知矣。然而,悔到底是个“马后炮”,比及知悔能悟,事情早已明日黄花,成了“历史”,故曰无益。呜呼,岂不可悲,岂不可痛!

    周汝昌曾请人在自己的石质镇纸上刻下两句诗,这也是他一生的写照: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章第一自然段从两个角度点出了周汝昌与《红楼梦》之间的关联,一是写他与“红学”结缘,二是由对他的称呼可以看出其“红学”成就。 B . 文章主体部分是按倒叙的顺序来写周汝昌的事迹,但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则是插叙,补充说明周汝昌到图书馆寻找《懋斋诗钞》的来由。 C . 胡适看到周汝昌所写的文章,称赞这是大贡献,并认为周汝昌对于“红学”的贡献超过了俞平伯,这对周汝昌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D . 作者认为,周汝昌觉得《红楼梦》是一部伟著,而胡适、俞平伯虽是大师,但对《红楼梦》的评价不高,可见,周汝昌的水平比这两人高。 E . 《石头记会真》成书时,周汝昌心情复杂,高兴的是56年的愿望终成真,悲的是胡适已经过世,其中的滋味不是悲喜二字所能概括的。
  2. (2) 作者为什么说周汝昌借到了《懋斋诗钞》,对于“红学”来说,这是意义非凡的瞬间?

  3. (3) 文中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分析。

  4. (4)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愧则有余,悔又无益”这句话的认识。

7. 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高物价与高房价让许多外地来深的人群难以在深圳、落地生根,只能算是“深圳客”而非“深圳人”。

②如今,家装行业客户以80后、90后等即将的群体为主。

③北京市将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的问题的政策,让台胞在北京,在北京实现他们的梦想。

A . 安居乐业  安家立业  成家立业 B . 安居乐业  成家立业  安家立业 C . 安家立业  成家立业  安居乐业 D . 安家立业  安居乐业  成家立业
8.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黑龙江省日前审议出台耕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将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立法规划。 B . 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C . 近两年,作为猕猴桃的出产大县,宝鸡市眉县猕猴桃种植达29万亩,一年产猕猴桃40万吨,占全国的20%。 D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墨西哥不断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9. 单选题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从全国来看,2015年,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税收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服务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拉动税收增长的主引擎。通过减税培育和鼓励新兴行业发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可行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只要走出经济转型阵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实现税收良性增长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B . 只要走出经济转型阵痛、实现税收良性增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C . 只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走出经济转型阵痛、实现税收良性增长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D . 只要实现税收良性增长,持续发力,走出经济转型阵痛,久久为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10. 填空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在城镇化浪潮中,有的人选择留下,建设美丽乡村;① , 走进城市灯火,尽管这里有艰难、有委屈,但②。无论身在何方,③;无论走多远,亲情都是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