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临海市2016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九年级上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填空题
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我的叔叔于勒》

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suǒ)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

③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nǎo)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

④“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dì)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 默写
古诗文名句填空。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④日长睡起无情思,。(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⑤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

⑥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在危难之际接受重任的语句是:(连续的两句)

3. 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辍耕垄上

②虽千里不敢

③今亦死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

挽雕弓如满月

⑥长跪而之曰

4. 名著导读
读书与积累。

  1. (1) 对下列名著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其中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手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B . 《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的爱。家书中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得体等。 C . 《红楼梦》、《三国演义》,都是“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分别是明代曹雪芹和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D . 《培根随笔》中警句迭出,说理透彻,其中《谈美》就用了优美的语言阐明了“美德比美貌跟重要”的道理。
  2. (2) 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在作者的笔下,好汉们大多有着自己的心酸史,他们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恰好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

    请结合《水浒》中具体人物的相关情节说说你对上面这句话的理解。

5.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裂痕

刘剑飞

    ①王木和李林是光着屁股玩大的哥们儿,俩人上学时同班,上班时同个大院,后来结婚买房子,又成了邻居。偶有闲暇时,俩人喜欢推杯换盏,小酌几杯。或在家里,或至酒馆,整几样可口的小菜,弄两壶陈年老酒,就这么边喝边聊,天上地下、事业人生,无拘无束海侃一番,日子过得特别畅快!

    ②前几天,听闻李林刚刚在事业上又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好友,王木自然十分高兴,特意安排,要为他好好庆贺庆贺。酒是陈年的酒,壶还是那把老壶。王木这人好雅,平素饮酒对酒具很是讲究,无论到哪喝酒,都爱带上一把老壶。这是王木的父亲昔年从一老农手里淘回的,壶虽谈不上名贵,但也是上好的青花瓷,雪白的壶壁,上绘梅兰竹菊,再配上两只小巧的六角酒杯,喝起酒来,颇有几分雅兴。

    ③这晚,喝着喝着,李林就有些喝高了。为王木斟酒时,右手一颤,握着的壶不慎脱手。只听“咣啷”一声,酒壶磕在了盘子上,碎倒没碎,但那翘着的壶嘴却被硌掉了。李林脸一红,搓着手,很是过意不去。王木淡然一笑,一把破壶,烂就烂了吧!等明儿找人粘一下,还能凑合用。言毕,继续畅饮。

    ④这以后,俩人依然隔三岔五小酌几杯。只是,再没用过那摔破的壶。

    ⑤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某收藏协会组织一批权威专家来小城鉴宝。也是出于好奇,王木找出那把摔破壶嘴后又重新粘上的青花瓷壶,请专家鉴定。没承想,那位瓷器专家看过壶后,说此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纹饰细腻,乃是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珍品。只可惜被损坏了,不值钱了。倘若保存完好,目前的市场价至少在三十至五十万之间。听完专家的鉴定,王木一下子愣在那里,老半天才醒过神来。抱着壶回到家里,王木顿足捶胸,懊悔不迭。既悔自己没能好好珍藏此壶,又恼李林不该这么不小心,把壶摔破。

    ⑥这以后,王木像被抽去魂魄一般,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拿出那把壶,一遍遍反复抚摸,边摸边喃喃自语,深悔自己痛失了宝贝。妻子知道这事后,闹着要去找李林,让李林赔壶。王木苦着脸劝阻,都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怎么着也不能这样做啊!但王木的心里也在暗自埋怨李林。王木想,这李林也太不够意思了,如此珍贵的一件宝贝让你毁掉了,就是不让你按市场价赔偿,你也该来道个歉,表示表示心意啊!这么想着,王木对李林就有了芥蒂。以后李林再邀他喝酒时,他都婉言推托。

   ⑦此后,俩人渐渐疏远,偶尔碰一下面,也只是一笑而过。三年后的一天,王木无意间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前几年来本地鉴宝的那几个所谓的专家,据调查是一个诈骗团伙。王木的心猛一激灵:莫非──莫非自己的那把宝贝瓷壶,也是他们胡吹的?这下,王木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带上那壶,到省博物馆找人做鉴定去了。博物馆专家的结论是:这就是把民间常用的酒壶,只不过年代久些而己。

    ⑧这,让王木大失所望。继尔,又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蓦然感觉到,这几年撕扯内心的那种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⑨此后,每有闲暇时,王木依然喜欢把玩那壶。回想起当初和李林对坐小酌的情景,王木忽然迫切地想要喝酒,并且想和李林一起喝酒。但,拿在手中的电话,却始终没有勇气拨过去。这把壶都有难以弥合的裂痕了,还能再喝出以前的味道吗?王木想。

  1. (1) 通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木虽然劝住妻子去找李林,但是自己内心里对李林还是心存芥蒂的。 B . 王木得知前几年来本地鉴宝的那几个所谓的专家是骗子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寻找“真专家”鉴定酒壶,只是为了消除对李林的隔阂。 C . 王木得知这是一把民间常用的酒壶后,有些失落,后悔当初疏远了与李林之间的关系。 D . 面对三四十万的金钱,王木和李林的友情产生了裂痕。
  2. (2) 根据全文,阅读下列句子,完成括号内的问题。

    ①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拿出那把壶,一遍遍反复抚摸,边摸边喃喃自语,深悔自己痛失了宝贝。(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②继尔,又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蓦然感觉到,这几年撕扯内心的那种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结合加点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 (3) 作者设置了一假一真两位专家,有何用意?请从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分析。

  4. (4) 说说本文以“裂痕”为题的好处?

6. 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秦始皇为何放弃北伐匈奴而修长城?

方小向

    ①公元前215年,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就地修筑长城。

    ②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

    ③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④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竟达到了192石!

    ⑤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很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  

    ⑥反观匈奴,他们的作战成本却很低,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爱劫掠战呢?

    ⑦得想个招儿,改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⑧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⑨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⑩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⑪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

(选自网络评论《黄生说》,有改动)

  1. (1) 下列是作者对秦始皇放弃北伐而修建长城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始皇如果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训练,同时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B .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很可怜。 C . 去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 D . 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变为固定的战线,同时,熟悉农活的士兵在闲时可以就地屯垦,后勤也就没有负担了。
  2. (2) 文章第⑥自然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3. (3) 下面材料截取自本文,你认为它应该放在文中的哪个位置?

        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这就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

  4. (4) 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语文,不太喜欢其它学科,于是花了很多时间在语文学科,而其它学科,就不想去涉及,因此语文成绩都很优秀,但是其它学科成绩就很一般了。为了提高小明同学的总分成绩,你应该给他哪些建议?结合上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7.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1. (1) 诗中“”这个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

  2. (2) 结合诗句,谈谈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隆中对》节选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孤不德量力

    ②时人莫之

    屏人曰

    ④由是先主遂

    三往,乃见

    ⑥欲大义于天下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9.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甲】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之示弓工 , 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 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不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注解】 ① 上: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上太子少师萧瑀曰

    ②朕问其

    ③久无所

    可诬一世之人

  2. (2)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2处)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②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4. (4) 李世民的哪些做法,你比较欣赏?结合语段内容回答。

10. 语言表达
前不久,在网络上甚为流传一张照片,照片中,母亲为救白血病的儿子,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在街上卖苹果,她在一条街上跪了整整2个小时,仅卖了2个苹果。就这一现象,网友纷纷评论:

A.这才是真正需要帮助且有尊严的人,困难且不乞讨,为这母亲点赞。

B.只卖2个苹果,不能怪人家冷漠,现在骗子太多,没法相信了。

C.你说的太对了,现在的人慢慢变得冷漠且具有原因的,之前就有一个人,有3套房子,假说自己卖文字筹款救治得白血病女儿的事件,太让人寒心了。

针对这个现象及网友评论,你会有怎么样的思考呢?请写下来,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