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零诊模拟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语文
试卷分类:语文高二下学期
试卷大小:1.0 MB
文件类型:.doc 或 .pdf 或 .zip
发布时间:2024-05-01
授权方式:免费下载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以下为试卷部分试题预览


1.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丰收期,文艺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从小说、戏剧、音乐到美术、电影、电视,从传统文艺到新兴网络文艺,各门类各品种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演出好戏连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021年伊始,电视剧《山海情》便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观众盛赞这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儿”的电视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新时代的火热实践,感受时代风气的变化、触摸时代脉搏的跃动,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当下中国的伟大变革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文艺界掀起了一股现实主题创作热潮。扶贫、住房、教育、医疗、环保等在新时代备受群众关注的社会话题,在文艺作品中都有生动表现,“接地气”“真实”等成为群众评价作品时的高频词。

文艺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真实地描绘了生活,真实地传递了群众心声,自然就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感动源于真实,而真实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做到的,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实现的,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就能再现的。只有熟悉生活,才能真实地表现生活。近年来,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走向基层一线,创作采风、演出慰问、结对帮扶。在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中,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里,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腻,感受更加真切,创作态度更加踏实。而这一切最终凝聚在层出不穷的优秀之作里,成为新时代的画像和标识。

在作品质量提升的同时,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在持续增强。目前我国每年推出新书40万余种、童书4万多种、电影600多部、电视剧300多部、动漫400多部……众多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演出市场持续繁荣,从2016年到2019年,国内艺术表演团体年演出场次从230万场增长至296万场,国内观众从11.81亿人次增加至12.3亿人次, 其中农村观众超过7亿人次。文艺创作生产佳作不断、量质齐升,展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今天,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质量、风格、品位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进入“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生活的热土更加滚烫,文艺文化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收获期。

(摘编自《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人民日报》)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过“十三五”的发展,我国文艺创作生产已经进入一个新的丰收时期。 B . 当下中国的伟大变革,是文艺界掀起现实主题创作热潮的宏大时代背景。 C .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背景,为文艺作品创作、质量提升等打下了坚实基础。 D . 文艺创作只要扎根生活和时代、为人民抒情,就能繁荣发展,充满活力。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明“十三五”时期,文艺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引出文艺创作话题。 B . 文章主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逻辑清晰严密。 C . 第四段中列举系列数字,佐证了“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的观点。 D . 全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式进行说理,论证有理有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视剧《山海情》的成功,说明文艺作品要想被人民大众喜欢,需要“接地气”“真实”。 B . 创作者需要熟悉生活并真实表现生活,创作的作品才可能触及人的灵魂、引发思想共鸣。 C . 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决定了我国文艺文化事业必将迎来辉煌。 D . 本文倡导的创作主张,与新时代倡导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精神高度契合。
2.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 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提出,我国将努力在 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中关于"2℃温控目标"下全球 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今年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也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021 年也成为我国的"碳中和"元年。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意味着中国要在 2030 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在 2060 年前,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垫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后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目前,在我国现有的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 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要实现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因此,能源格局的重构必然是大势所趋。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核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5 倍多,风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多,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多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将会被打开,而在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将产生众多的新兴产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国实现碳中和,意味着我国会摆脱对外部能源进口的依赖。碳中和的背景下,"石油地鳞政治时代"被完全打破,传统石油出口国将面临全面利益丧失。国际竞争的焦点也将逐渐转移到低碳技术价值链的拉制上,也就是新能源和低碳技术的价值链将会成为重中之重。

(摘编自《参考消息》,2021年 5月)

材料二∶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这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必将带来一场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电力生产成本在不断下降,我国将拥有一个以非化石能源电力为主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与直接燃烧化石燃料相比,非化石能源电力无疑是不产生碳排放的清洁能源。碳中和目标将促使我国工业走向电气化,各个地方也将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节能、高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交通运输也是如此。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迅速,随着碳中和目标的确立,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建筑业同样要跟进。建筑减排,电气化是关键。未来,各地的居住、办公建筑建造和运行都要实现电气化。建筑内部将建成直流配电,并实现建筑的柔性用电。而对于我国北方冬季集中采暖所造成的大量碳排放,也要通过技术探索来逐步进行电气化取代,实现冬季供热的零碳热源。

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将彻底融入生活。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明确,人人减排、绿色低碳的行为习惯无疑将进一步深度融入所有中国人的生活中。减少碳排放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每个城市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是其现代化的一个必备标志。因此,为了减少垃圾填埋,令其高度资源化,源头上的垃圾分类必须做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除了减排,还有增汇。而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就是一条有力举措。可以预见的是,"加强植树造林,提升植被覆盖,让大自然成为碳的搬运工"这样的环保理念未来将更加深入人心,并体现在行动中。此外,碳交易、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等引导碳减排的政策工具和新技术特点,也将形成新的投资热点和产业发展机遇,影响着广大公众的生活。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确立所涉及的社会层面极其广泛,早已超越了能源、交通等具体领域,未来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意义甚至不亚于蒸汽机、电力、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年4 月)

  1. (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努力在 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的要求,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推动作用。 B . 中国要在 2030 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以实现"碳达峰"的战略目标。 C . "碳中和"目标将促使我国工业走向电气化,交通运输、建筑减排、冬季供暖等行业的节能、高效,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D . "加强植树造林,提升植被覆盖,让大自然成为碳的搬运工"这样的环保理念现在已经深入人心,并体现在行动中。
  2. (2)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现"碳中和"的一项是(     )
    A . 扩大光伏、风电、水电装机量。 B . 办公建筑建造和运行实现电气化。 C . 设置气候投融资、能源转型基金。 D . 大力研制、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3. (3)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3.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龙须沟(节选)

老舍

[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

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

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

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一拿住他,晓市就全天下太平了。他不是土匪头子吗?哼,等拿到他,跟那个冯狗子,我要去报报仇!能打就打,能骂就骂,至不济也要对准了他们的脸,啐几口,呸!呸!呸!偷我的东西,还打了我的爷们!

(程疯子慢慢地由屋中出来。)

二春:疯哥,你在家哪?

疯子: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

娘子:又是疯话!我问你,你这两天又怎么啦?

疯子:别瞪眼!我就怕吵架!我呀,有了任务!

二春:疯哥,给你道喜!告诉我们,什么任务?

疯子:民教馆①的同志找了我来,教我给大家唱一段去!

二春: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娘子:对啦,疯子,你去!去!叫大家伙看看你!王大妈,二姑娘,有钱没有?借给我点!我得打扮打扮他,把他打扮得跟他当年一模一样的漂亮!

疯子:我可是去不了!

二春:怎么?怎么?

娘子:怎么?怎么?

疯子:我十几年没唱了,万一唱砸了,可怎么办呢?

娘子:你还没去呢,怎就知道会唱砸了?

疯子:还有,唱什么好呢?

二春:咱们现编!等晚上,咱们开个小组会议,大家出主意,大家编!

疯子:难办!难办!

(四嫂夹着一包活计,跑进来。)

四嫂:娘子,二妹妹,黑旋风拿住了!拿住了!

娘子:真的?在哪儿呢?

四嫂:我看见他了,有人押着他,往派出所走呢!

娘子:我啐他两口去!

二春:走,我们斗争他去!把这些年他所作所为都抖漏出来,教他这个坏小子吃不了兜着走!

娘子 :疯子,你也来!

疯子:(摇头)我不去!

娘子:那么,你没教他们打得顺嘴流血,脸肿了好几天吗?你怎这么没骨头!

疯子:我不去!我怕打架!我怕恶霸!

娘子:你简直不是这年头儿的人!二妹妹,咱们走!

二春:走!(同娘子匆匆跑去)

疯子:(独自徘徊)天下是变了,变了!你的人欺负我,打我,现在你也掉下去了!人、老实人、受委屈的人,都抬起头来;你们恶霸可头朝下!哼,你下狱,我上民教馆开会!变了,天下变了!必得去,必得去唱!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

(狗子偷偷探头,见院中没人,轻轻地进来。)

狗子:(低声地)疯哥!疯哥!

疯子:谁?啊,是你!又来打我?打吧!我不跑,也不躲!我可也不怕你!你打!我不还手,心里记着你;这就叫结仇!仇结大了,打人的会有吃亏的那一天!打吧!

四嫂:(从屋中出来)谁?噢!是你!(向狗子)你还敢出来欺负人?好大的胆子!黑旋风掉下去了,你不能不知道吧?好!瞧你敢动他一下,我不把你碎在这儿!

狗子:(很窘,笑嘻嘻地)谁说我是来打人的呀!

四嫂:量你也不敢!那么是来抢?你抢抢试试!

狗子:我已经受管制,两个多月没干“活儿”②了!

四嫂:你那也叫“活儿”?别不要脸啦!

狗子:我正在学好!不敢再胡闹!

四嫂:你也知道怕呀!

狗子: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坦白以后,学习几个月,出来哪怕是蹬三轮去呢,我就能挣饭吃了。

四嫂:你看不起蹬三轮的是不是?反正蹬三轮的不偷不抢,比你强得多!我的那口子就干那个!

狗子:我说走嘴啦!您多担待!(赔礼)赵大爷说了,我要真心改邪归正,得先来对程大哥赔不是,我打过他。赵大爷说了,我有这点诚心呢,他就帮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四嫂:疯哥,别光叫他赔不是,你也照样给他一顿嘴巴!一还一报,顶合适!

狗子:这位大嫂,疯哥不说话,您干吗直给我加盐儿呢!赵大爷大仁大义,赵大爷说政府也大仁大义,所以我才敢来。得啦,您也高高手儿吧!

四嫂:当初你怎么不大仁大义,伸手就揍人呢?

狗子:当初,那不是我揍的他。

四嫂:不是你?是畜生?

狗子:那是我狗仗人势,借着黑旋风发威。谁也不是天生来就坏!我打过人,可没杀过人。

四嫂:倒仿佛你是天生来的好人!要不是而今黑旋风玩完了,你也不会说这么甜甘的话!

疯子:四嫂,叫他走吧!赵大爷不会出坏主意,再说我也不会打人!

四嫂:那不太便宜了他?

疯子:狗子,你去吧!

四嫂:(拦住狗子)你是说了一声“对不起”,还是说了声“包涵”哪?这就算赔不是了啊?

狗子:不瞒您说,这还是头一次服软儿!

四嫂:你还不服气?

狗子:我服!我服!赵大爷告诉我了,从此我的手得去作活儿,不能再打人了!疯哥,咱们以后还要成为朋友吧,我这儿给您赔不是了!(一揖,搭讪着往外走)

疯子:回来!你伸出手来,我看看!(看手)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我就放心了!去吧!

(狗子下)

四嫂:唉,疯哥,真有你的,你可真老实!

疯子:打人的已经不敢再打,我怎么倒去学打人呢!(入室)

(有删改)

【注释】①民教馆:民众教育馆,负责开展群众文化活动。②“活儿”:偷窃。

  1. (1) 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娘子不再担心小偷、地痞偷抢,放心让二嘎子看摊子,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风气正在转变、新秩序正在形成的社会现实。 B . 戏剧构思巧妙,借未出场的恶霸黑旋风串联场景,推动剧情发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打黑除恶带来的新变化,从而突出戏剧主题。 C . 戏剧善用语言刻画人物,狗子上场时,疯子说“谁?啊,是你!”四嫂说“谁?噢!是你!”,一字之差,一标点之别,尽显人物不同的内心情感。 D . “低声地”“笑嘻嘻地”“一揖”等舞台说明交代了狗子向程疯子道歉时的神态、动作,表现出狗子改造自己的自觉性与诚意。
  2. (2) 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表现,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围绕程疯子写了哪些冲突?请简要概括。
  3. (3) 现代文艺理论家周扬称赞“啊,你的手也是人手哇!”这句台词“有斤两”,请谈谈你对这句台词的理解。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洪武五年正月癸丑,遣翰林院待制王袆赍诏谕云南。袆初至云南,见元梁王君臣,谕以版图归职方。

梁王不省,馆于别室。数日,又曰:“予将命远来,非为身谋。朝廷以云南百万生聚,不欲歼于锋刃。曾不闻元纲解纽,陈友谅据荆湖,张士诚据吴会,陈友定据闽关,明玉珍据巴蜀,天兵下征,不四五年,或伏或诛。惟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乃今自料,勇悍强犷,孰与陈、张?土地甲兵,孰与中国?天之所废,谁能兴之!不然,皇上遣一将军,将龙骧百万,会战昆明,尔犹鱼游釜中,不亡何待!”梁君臣相顾骇服,颇有降意,改馆袆,厚待之。

会元太子自立于沙漠,遣使脱脱自西番征粮云南,谋连兵拒我。脱脱觇知梁王有二心,欲迫杀袆。梁王持两可,不决,匿袆民间。脱脱闻之,诮梁王曰:“国家颠覆不能救,反欲附他人耶!”欲跃马去。梁王不得已,出袆与脱脱相见。脱脱欲屈袆,袆骂曰:“天命讫汝元,我朝实代之。爝火余烬,尚欲与日月争光乎!我将命使臣,岂为尔屈!”顾梁王曰:“尔朝杀我,大兵夕至矣。”竟被害,瘗地藏寺北。

八年秋九月,命湖广行省参政吴云使云南。上谕云曰:“今天下混一,四方宾服,独云南一隅未奉正朔。朕欲以兵取之,恐劳师费财,重伤吾民,能为朕作陆贾乎?”云对曰:“云南恃其险远,故阻声教。臣奉陛下威德,晓以祸福,彼必顺附。若冥顽不从,兴师未晚。”遂遣云行。时元梁王使其臣铁知院等二十余人使漠北,为徐达所获,送京师。上释之,命与云偕行。至云南之沙糖口,铁知院等谋曰:“吾属奉使不达,被执而还,罪必不免。”于是共逼云易服,诈为元使,更制书,以绐梁王。云不从,铁知院等知不可夺,遂杀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太祖平滇》)

【注释】①陆贾: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早年追随刘邦,因能言善辩常出使诸侯。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惟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 B . 惟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 C . 惟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 D . 惟元君/北走以死/扩廓帖木儿之属或降或窜/曾无用武之地/当是时/先服者赏/后至者诛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苏武传》“天汉元年”中的“天汉”即为汉武帝年号。 B . 正朔,古代改朝换代、帝王易姓受命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张衡传》中张衡所著的《灵宪》即是一本历法书。 C . 卿,古代君主对亲近大臣的称谓,也可借指高级官员的名称。《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中的“上卿”即为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D . 京师,古代行政区划名称,一般指国都、首都,也指天子的军队等。此处的京师和《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中的“京师”皆指长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袆出使云南时,先晓谕梁王,朝廷怜惜百姓,不想动用武力;又警告梁王,皇上一旦发兵,云南必将灭亡。 B . 元使脱脱想处决王袆,梁王举棋不定,面对脱脱的威逼利诱,梁王只好交出王袆,王袆不愿屈就,结果被害。 C . 云南偏隅一方,皇帝欲发兵征讨,又担心士兵辛苦,耗费钱财,伤及百姓,皇帝于是派遣吴云前往云南说降。 D . 铁知院等人担心返回云南会被降罪,于是逼迫吴云装成元使,更改诏书,来欺骗梁王,吴云不从,最终被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今自料,勇悍强犷,孰与陈、张?土地甲兵,孰与中国?

    ②臣奉陛下威德,晓以祸福,彼必顺附。

5.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注释】①孚若:方孚若,名信孺,是作者的同乡,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首词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因梦已故挚友方孚若而作。②斫:用刀、斧等砍劈。③东溟:东海。④鲸脍:指切细切薄的鲸鱼肉,好吃的美味。⑤圉人:养马之人。⑥龙媒:骏马。⑦共酒杯:此处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事。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写得慷慨悲凉,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B . “唤厨人斫就”四句,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写出了梦中人的意气豪情。 C . “天下英雄”三句,用刘备和曹操的典故,暗示自己跟友人和他们一样都是英雄豪杰。 D . “饮酣画鼓如雷”两句,写作者在现实中醉酒后酣然入梦,又被晨鸡叫醒。
  2. (2) 词中作者理想和现实有怎样的矛盾?请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6.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1. (1)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两句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2. (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寓意周瑜功名早成,而自己鬓发斑白却无人问津,表达壮志难酬的郁愤和感慨。
  3. (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门客自陈远离家人投奔蔺相如是因为“”。
7. 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揭晓,这些团体和个人        ,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捧着一颗爱国为民之心,用向死而生之力,显示拼搏奉献之勇,践行中华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除了前进的动力,更是内心的感动。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光明,是这个时代不朽的丰碑。读懂“志如磐石不可移”的中国精神,要把对党忠诚、舍身为国付诸行动,“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读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中国精神,要把我将无我、       写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懂“千磨万击还坚韧”的中国精神,要用坚韧不拔、永不言败铸就中国人不朽的精神丰碑,“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       焉,让我们以榜样精神砥砺前行,始终将初心铭记在心、将奉献落实在行、将使命担当在肩,让“中国精神”      、熠熠生辉。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殚精竭虑  舍己为人  择善而从  继往开来 B . 穷尽一生  无私奉献  见贤思齐  薪火相传 C . 殚精竭虑  无私奉献  见贤思齐  继往开来 D . 穷尽一生  舍己为人  择善而从  薪火相传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无数平凡的英雄用奉献书写辉煌历史,把忠诚写成诗,把担当铸成不朽丰碑。 B . 无数平凡的英雄把担当铸成不朽丰碑,把忠诚写成诗,用奉献书写辉煌历史。 C . 无数平凡的英雄把忠诚写成诗,用奉献书写辉煌历史,把担当铸成不朽丰碑。 D . 无数平凡的英雄用奉献书写辉煌历史,把担当铸成不朽丰碑,把忠诚写成诗。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他们捧着一颗爱国为民之心,以向死而生之勇,用尽拼搏奉献之力,践行中华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除了前进的动力,更是内心的感动。 B . 他们捧着一颗爱国为民之心,以向死而生之勇,用尽拼搏奉献之力,践行中华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感动,更是前进的动力。 C . 他们用尽一颗爱国为民之心,以向死而生之力,显示拼搏奉献之勇,践行中华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内心的感动,更是前进的动力。 D . 他们用尽一颗爱国为民之心,以向死而生之力,显示拼搏奉献之勇,践行中华儿女的初心使命,他们带给我们的除了前进的动力,更是内心的感动。
8.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于传统戏曲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不识字,民间流行的剧本、曲谱很少,千百年来戏曲一直依靠口传心授这种原始方式传承。 , 也是戏曲传承的主体。他们的记忆里保存着最本真的戏曲信息,包括师徒传承、唱腔流派、独门演技、剧本台词、演出心得、日常交流等。现在,愿意学习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 那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口头资料会随之消失,戏曲传承也就失去了载体。

近些年,我国的戏曲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 也没有得到系统采集。把戏曲传承人的口述材料转换成文字材料,将传承人心中的珍贵记忆以影像和文字的形式留存下来,留住的不仅是传承人的个人记忆,更会形成戏曲研究传承最原始、最基本的材料,从而大大丰富我国的戏曲史料库。另外,针对学术上模糊或有争议的问题,对传承人进行有目的的访谈,对获取的口述资料进行考证和研究,会大大拓展戏曲的研究空间。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 (2)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对戏曲传承人口述史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原因和价值。
9.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就像三类鱼。第一类:鱼缸中的鱼。被装在精致的鱼缸里,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美丽动人。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欣赏它。它特别高兴,后来没有人来欣赏它了,它几乎被人们淡忘。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忧郁而死。第二类:池塘中的鱼,被饲养在池中,初阳中钻出水草觅食;傍晚又钻进水草酣睡。突然有一天,一张大网撒向鱼池,所有鱼被一网打尽。第三类:海中的鱼。所有的海鱼组成一个大集体,无止境地漫游,没有任何约束,每天与大自然作着无止境的搏斗。有的死了,而其中一些则幸存下来。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作点辩证分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