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氧化和燃烧 知识点题库

在街头巷尾会看到一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在表演的场景:表演者在一个普通脸盆里放一张纸片,然后双掌盖在脸盆上方做发功状,过一会儿,盆里的纸片燃烧起来,引得围观者一阵喝彩,以此骗取大家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人购买他的“灵丹妙药”。其实,这种骗术只要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就能戳穿。下列对纸片着火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特异功能”能使纸片着火  B . 趁人不注意点燃了纸片 C . 脸盆里有电子点火装置    D . 纸片上粘有着火点很低的某种物质
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 .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 . 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 .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C .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D .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以下是黄小民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的比较,其中不符合实际的(  )

A . 反应剧烈程度:红磷燃烧比植物呼吸剧烈 B . 硬度:金刚石比石墨大 C . 生成物种类:化合反应比分解反应少 D . 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比反应后大
由燃烧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 .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C .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氧化反应的产物都是氧化物 B . 制取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CO+H2 , 反应中做还原剂的物质是CO,还原产物是H2 C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一定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D . 有硝酸铜、氯化钠、石灰水、盐酸、碳酸钾五种溶液,从中取若干种进行混合,若使混合时既无气体也无沉淀生成得到澄清溶液,最多能取3种溶液。
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氮气和氧气 B . 一氧化碳和氢气 C . 天然气和空气 D . 二氧化碳和氢气
下列属于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

①都发光  ②都放热  ③都有氧气参加  ④都属于化学变化   ⑤都能产生气体.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B .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C . 分解反应需要加热,化合反应需要点燃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科学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我们所学的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家庭中用电器短路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进行覆盖扑灭 B . 在密封的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 . 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乘电梯快速下楼 D . 地震发生时,要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 (1) 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原因是
  2. (2) 再挤压左侧滴管,发现白磷停止燃烧,原因是
  3. (3) 双球管中发生的分解反应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 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 根据这一原理, 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分:CaCO3 和 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可能发生了下列化学反应:

①S+O2 SO2   ②CaCO3 CaO+CO2 ③SO2+2NaOH=Na2SO3+H2O  ④CaCO3+2NaOH=Na2CO3+Ca(OH)2  ⑤SO2+CaO CaS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化合反应 B . 生成物都是含氧化合物 C . ④这个反应肯定会发生 D . 确定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①②③⑤
“对比实验”是科学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某科学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A发现火柴头燃烧了,火柴梗没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 (2)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3. (3) 实验C盛装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扁的程度比盛水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要大(多)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B . 水体污染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C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D . 如果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现象①③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 B . 现象①②说明可燃物要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 . 现象②③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 . 现象①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016年8月3日,奥运圣火顺利抵达里约热内户。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采集圣火是在太阳光下将火炬伸向凹面镜,将其点燃。凹面镜在圣火采集中起到的作用为。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2. (2) 制造火炬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腐蚀件,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铁制品易生锈,是因为铁与作用的结果。
  3. (3) 运动员通过食用水果和蔬菜来获取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4. (4) 接送运动员的电动汽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5. (5) 维护足球场草坪,可使用含硝酸钾的营养液,硝酸钾属于肥。
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CH4、CO三种物质转化为CO2的转化关系,①C→CO2;②CH4→CO2;③CO→CO2 , 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
A .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B . 三种转化的过程中都放出热量 C .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才能转化为二氧化碳 D .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根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如甲图所示,其结构如乙图所示,用一只小玻璃简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玻璃筒装一顶盖,顶盖上有喷嘴、铂和开关。

  1. (1) 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遇催化剂铂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请在图丙右侧方框内将反应过程补充完整.
  2. (2) 氢气燃烧时使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3. (3) 当将顶盖上的开关关闭堵住喷嘴时,打火机便停止工作,氢气不再产生。请解释氢气不再产生原因?
如图是我国古代的火折子,竹简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简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   )

A . 吹走了二氧化碳气体 B . 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