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根向地生长是水稻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 水稻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 水稻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基因→DNA→染色体

在两个密闭的钟罩内各放入一只鼠,保证供给鼠足够的食物和饮水,另在A罩内放一盆绿色植物。据图回答问题。如果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哪个钟罩内的鼠会先死亡?为什么?

在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是(    )

A . 光合作用强,吸收了二氧化碳 B . 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C . 光合作用抑制了呼吸作用 D . 光下呼吸作用减弱

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黄瓜一般在春季种植,随着大棚技术的推广,成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现在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清脆可口的黄瓜了.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棚中施加有机肥,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了黄瓜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

  2. (2) 如图1在黄瓜开花时,农民伯伯可在每天上午8时左右,摘取当天开放的雄花,放在容器内,用毛笔把花粉涂在雌花的柱头上,农民伯伯帮助植物完成的重要生理过程叫,它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3. (3) 图2是测得黄瓜大棚内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某气体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判断该气体是

  4. (4) 某同学利用图3中的装置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探究结果如下表: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5351561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每放出一个氧气分子要吸收8个波长为6.88×10-7米的光量子。每个光量子的能量是真空中的光速乘以普朗克常数(6.63×10-34)再除以波长。同时,每放出32克氧气,植物储存469千焦的能量。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率为(   )(每32克氧气有6.02×1023个氧分子)
A . 2% B . 37% C . 34% D . 29%
在我国北方地区栽种的苹果比南方地区栽种的同种苹果要甜,其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地区较为寒冷 B . 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 C . 南方地区苹果树的呼吸作用较弱 D . 南方地区苹果树吸收的水分较少
曲线A表示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 (1) 曲线ab段表明
  2. (2) 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 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
  3. (3) 若要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采取哪些措施?
如图为某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两种生理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①生理活动 B . 植物在白天只进行②生理活动 C . 植物在白天同时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D . 植物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①和②生理活动
如图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水,放入金鱼藻,再将漏斗倒扣在金鱼藻上;

②在漏斗上倒扣一支装满水的试管;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液面下降;

④当试管内充满气体时,用大拇指在水中将试管口盖住后取出;

⑤    检验试管中的气体,得出结论。

  1. (1) 步骤⑤中检验气体的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该实验不需要对金鱼藻进行暗处理,理由是
  3. (3) 本实验的材料不选用天竺葵而选择金鱼藻,其优点是
小科将一株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则:

  1. (1) 叶片A中间部位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2. (2) 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
  2019年1月15日,央视新闻报道,嫦娥四号上搭载的“月面微型生态圈”中的棉花种子长出嫩芽,这是在月面长出的第一道“绿色”(如图甲)。“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特制的“罐子”,里面放置棉花种子等生物样本和一些营养物质,通过一定的技术控制适宜的湿度、养分和光照强度。如图乙是棉花在30℃时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1) 月面长出了第一道“绿色”,绿色物质存在于叶片细胞内的中;
  2. (2) 若幼苗能不断长大,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图乙中的点;
  3. (3) 若该植株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0℃,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降低到10℃,图乙中的A点将向移动(填“上”或“下”)。
如图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一株生长健康的大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

②将透明塑料袋、药品等按图示装置连接固定好;

③光照4小时。取下叶片A和B,将叶片进行褪色处理、清洗;

④用碘液分别检验A、B叶片,观察现象。

⑤选择几株生长健康的天竺葵,重复以上实验。

  1. (1)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晷夜的目的是
  2. (2) B为A的对照组,在B中应加入
  3. (3) 假如实验的结论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预测步骤④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_x0000_i1026

A .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如图是A、B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 (1) 图中的“a”点时,A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2. (2) 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植物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1. (1) 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燃料,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等原因,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致使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
  2. (2) “碳中和”是指某区域一定时间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消耗总量相平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作用能够促进实现“碳中和”。
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   )

A . 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 .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 ,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 . 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 . 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实验材料选择与选择主要原因的关系符合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材料选择

选择主要原因

A

观察植物细胞使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而

不是外表皮

内表皮比外表皮更易找到细胞进行观察

B

研究电热实验选择使用煤油而不是水作

为被加热材料

煤油的比热比水小,吸收相同的热

量,温度变化明显

C

研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氧气选择金鱼藻而

不是天竺葵

金鱼藻生活在水中,可直接利用水

作为原料产生更多的氧气

D

实验室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常用氯化钡

溶液而不用硝酸银溶液

硝酸银溶液见光易分解

A . A B . B C . C D . D
小科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⑥(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 (2)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是自然科学中伟大的发现.但它的发现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
  1. (1) 材料②实验推翻了①的结论,海尔蒙特实验中显示减少不到100克的土壤成分是。但他的观点也不科学,原因是

    A.没有意识到植株中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B.没有考虑土壤中水分也会发生蒸发散失

    C.没有认识到空气中的物质参与光合作用

    D.没有留意到植株会蒸腾大部分的水分

  2. (2) 材料④的实验中一组小鼠死亡,另外一组小鼠能正常生活证实了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了。(填气体名称)
  3. (3) 材料⑤的实验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