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题库

植物体的水分蒸腾主要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降低 ;能够促进 和 的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被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 薄壁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输导组织
果农用斧的钝头在树干上敲打,使树干韧皮部受轻伤,为什么结的果实反而更大?(  )

A . 促使激素更多地运送到果实,刺激果实生长 B . 阻断部分有机物向下运输,使有机物更多地输送到果实中 C . 刺激树干产生更多的激素,刺激果实的生长 D . 使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更多地运送到果实中,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
柳树、桃树等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有(  )

A . 形成层 B . 韧皮部 C . 木质部 D . 筛管
下列哪种情况下保卫细胞关闭(  )

A . 光合作用旺盛时 B . 呼吸作用旺盛时 C . 夏日暴晒的中午 D . 萎蔫植物吸足水后
下列哪项与水分的蒸腾作用无关(  )

A . 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 . 促进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 . 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宵节的月相是上弦月 B . “太阳东升西落”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C . 种类繁多的生物不会促进岩石变成土壤 D . 今年杭州“春如四季”,说的是杭州的天气情况
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 (2) 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 (3) 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以下实验来加以验证:

    ①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

    ②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

    ③在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树下的气温(T1)、树下的气温(T2)、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的距离相同。

    ④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 (1) 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 . 高温干燥 B . 高温潮湿 C . 低温干燥 D . 低温潮湿
  2. (2) 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温室大棚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措施中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给温室内农作物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 B . 适时给温室内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C . 白天温室内人工补充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光合作用 D . 温室内尽量保持一定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同学们准备测定校园某区域内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在该区域内选择相对干燥的地方,取长、宽、厚分别是5厘米的一块土壤,体积记作V0 , 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大烧杯中;

②分别沿烧杯壁缓慢地向2只烧杯内注水,开始时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注入,当快要浸没土壤或铁块时,再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

③记录向两个烧杯注入的水量:盛有土壤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1;盛有铁块的烧杯注入水的体积记作V2 , 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V0/厘米3

V1/毫升

V2/毫升

1

225

200

2

3

  1. (1) 实验时要选取相对干燥的土壤,这是因为,实验效果明显。
  2. (2) 根据第1次实验可知,该土壤样品中的空气约占土壤体积的体积分数是 。
  3. (3) 为使实验更可靠,同学们准备开展多次实验以求得平均值,但每次实验需要重新取土壤样品。就如何选取土壤样品,同学们有下列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要在同一地方(上述区域内)取样;

    观点二:要在不同地方(上述区域外)取样。

    你认为哪种观点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为证明土壤微生物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更能说明问题的方案是(    )
A . 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B . 甲组灭菌后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C .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D .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烧烤过的土壤中,乙组接种上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中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摇篮。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土壤中有生物,包括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B . 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C . 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物 D . 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其最大威胁在于过度开发和土壤污染
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空气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1. (1) 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
  2. (2) 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填“有利”或“不利”)。
某同学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玉米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大试管中,一段时间后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如图所示。

  1. (1) 培养在土壤浸出液中的植株长得更好,可知植物生长需要
  2. (2) 该同学想进一步研究缺钾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一支试管中装入适量全营养液,另一支试管应装入
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同时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或“腐殖质”)
小丁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按图丙所示方法处理。

  1. (1) 方案一实验中, 滤纸贴上后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贴在叶片下表皮上的试纸先变色且颜色深一些。这种实验现象说明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2. (2) 方案二中观察到叶片下表面气泡多,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
  3. (3) 在方案三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图丁曲线是实验结果。

    ①图丁中曲线 (选填 “Ⅰ”、“Ⅱ" 或“Ⅲ")代表装置 B的实验结果。

    ②如果将装置A放在阳光下,在图丁中画装置质量变化的曲线。

为了测定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敏取了一块长、宽、高均为5厘米的土壤,另取相网规格的铁块,分别放入相同的烧杯中,往烧杯内缓慢倒水,当快要浸没土壤和铁块时改用滴管注水,直到把土壤和铁块刚好浸没为止,记录所加水的体积分别是V1、V2 (V1是往土壤中所加水体积、V2是往铁块中所加水体积)。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是(    )

A . ×100% B . ×100% C . ×100% D . ×100%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杨梅,需经过幼苗移栽、嫁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同时采摘的杨梅由于较强的呼吸作用而不耐储藏,下列是杨梅种植与储存运输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 . 为了提高总产量,把杨梅树种得越密越好 C . 对杨梅进行嫁接,属于有性生殖 D . 降低储藏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氧气的浓度有利于杨梅的保鲜
高橙是温岭市特产,是全国农产品的地理标志。温岭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合高橙生长。通常选择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种植高橙,并在其不同的生长时期施以不同配比的含氮磷钾元素的化肥。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与高橙生长相关的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