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知识点题库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   )
A .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 N B . 家庭照明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 A C . 人体正常体温为35℃ D . 单人课桌高度约为0.8 m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20

①小华在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

②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时开始计时,每过1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把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

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左/右)移动。

图片_x0020_491498662

下列物态现象在形成过程中放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977450815 蜡烛流泪 B . 图片_x0020_1409416233 枝头结霜 C . 图片_x0020_100003 清晨的露珠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河水结冰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2. (2) 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冰的温度/℃

    -20

    0

    0

    0

    0

    10

    20

    30

    ……

    冰的状态

    固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态

    液态

    液态

    ……

    蜡的温度/℃

    35.0

    40.0

    45.0

    49.5

    54.0

    58.3

    62.5

    66.6

    ……

    蜡的状态

    固态

    固态

    固态

    粘稠

    变稀

    液态

    液态

    液态

    ……

  3. (3) 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 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 . 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 . 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4. (4) 如图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0~1min段比4~5 min段升温快,说明同种物质比热容大小与其有关。(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

      

2018年10月是某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月,小明所在的学校也开展了教学开放活动。活动分为家长进班听课、参观校园文化观看学生主题活动座谈及完成网上调查问卷等环节。在教学开放活动中小明观察到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现象。
  1. (1) 家长听课时为防止噪声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老师轻轻关上了教室门窗。关上门窗是在减弱噪声。而老师讲话时需要带上扩音器,目的是增大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为了防止粉尘污染,老师通常用湿抹布擦黑板,湿抹布擦过的黑板很快就会变干,黑板变干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2. (2) 开放活动中家长们还观看了学生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演练中同学们采取弯腰的姿势撤离,这是由于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由于温度上升导致其密度变,聚集在空间的上方,弯腰可防止有害气体吸入。
  3. (3) 活动结束前家长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参与回答调查问卷。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如图所示家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距手机镜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扫描时,当手机屏上出现的二维码超出设定的方框时,应将手机(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

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cm。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所测木块的长度为;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如图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秒;图丁所示为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指示牌,该指示牌中“80”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图片_x0020_100014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冬天的早晨,草地上的霜是液化现象 B . 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C . 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熔化现象 D . 潮湿的衣服被晾晒干是汽化现象
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
A . 冰的熔化现象,吸热 B . 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 . 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 . 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2021年1月7日,成都市区今年的第一场雪不约而至。雪的形成是由水蒸气遇冷(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冰雪消融时.会向周围环境中(选填“吸热”或“放热”)。
2015年5月9日我国多地出现日晕奇观,图为日晕的景象,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样太阳周围就出现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光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B . 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需要吸热 C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通过反射分解为七色光 D . 太阳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为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 B . “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 “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 D . “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超导

超导材料,又称为超导体,指在一定温度下电阻降为零的导体,具有零电阻和抗磁性两个基本性质。当电流流经超导体时,不发生热损耗,还可形成强磁场,因此人们对超导体的研究从未停歇。1911年,荷兰科学家卡末林·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约时,水银的电阻完全消失,属于低温超导现象。为了使超导材料有实用性,人们开始了探索高温超导的历程。高温超导是指温度为以上的超导材料。我国科学家赵忠贤曾在钇-钡-铜-氧系材料上把临界超导温度提高到约9以上。2018年,物理学者发现,氢化镧在大约170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约为时转变成高温超导体。目前,已有科学家投入到室温环境下的常温超导的研究。未来,超导将主要用于远距离输电、磁悬浮等电子科技领域。[注: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关系为]

  1. (1)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的物理学家是
  2. (2) 2018年,中国学生曹原及其同伴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的微妙角度,冷却到 , 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种现象属于(选填“低温”、“高温”或“常温”)超导现象。
  3. (3) 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将超导体用于远距离输电的好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由于具有较大的内能,所以会把内能传给低温物体 B . 夏天室内常洒一些水,是利用水蒸发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 C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 .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 . 这个实验基本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C . 水蒸气的温度升高 D . 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
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