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知识点题库

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A . 非金属元素 B . 金属元素 C . 氧元素 D . 氢元素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干冰 冰水混合物 氧化铁 B . 碱:烧碱  纯碱  氨水 C . 混合物:合金 海水  高锰酸钾 D . 有机物:甲烷  乙醇  碳酸钙
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是
  2. (2) 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3. (3) 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
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溶液呈碱性 B . 固体难溶于水 C .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 . 可用于烘焙糕点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CuSO4、CaCO3、KCl、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1. (1) 为了确定该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过量的水,搅拌,过滤,滤纸上有白色不溶物,滤液呈蓝色。

    ①滤纸上的白色不溶物是

    ②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物质的成分,肯定没有的是

    ③若要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组成,需用到的试剂是(填字母编号)。

    A MgCl2溶液        B Ba(NO3)2溶液        C AgNO3溶液        D 稀HCl

  2. (2) 蓝色溶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处理方法如下:

    ①先用砂纸打磨铝丝表面。因为铝在空气中生成氧化铝,其化学方程式是

    ②后把打磨过的铝丝浸入蓝色滤液中,当观察到时,说明滤液可以排放。

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某同学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产生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对此同学们展开了以下实验探究。
  1. (1) [假设猜想]同学们给出了以下的猜想:

    ①只有NaSO4;②有 Na2SO4和H2SO4;③有;④有Na2SO4、H2SO4和NaOH。

    你认为以上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填序号)。

  2. (2)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其余的猜想,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实验:

    李明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原溶液中一定没有

  3. (3) 张华也取少量样品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现象可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4. (4) 李明又说,用Fe2O3固体同样也可以探究出猜想②是正确的,请你帮他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5. (5) 受同学们的启发,小丽说用pH试纸也可以探究溶液成分,于是她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该溶液的pH,结果小于7,也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但她的这种不正确操作会产生的后果是

  6. (6) 小刚说:“老师说过硫酸也可以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我们也可以用BaCl2溶液来探究。”于是他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的BaCl2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他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请问,小刚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7. (7) [得出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评价反思]在确定溶液中存在某物质时,要根据该物质性质来进行探究。我们已知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之所以能选用以上步骤(2) 到步骤(4)方案进行验证,都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填符号)有关。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操作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向碱溶液中加水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加硝酸钡溶液

加稀盐酸

B

浓盐酸和浓硫酸

闻气味

分别加入水中

C

氧化铜和氧化铁

观察状态

观察颜色

D

18K金和黄铜

空气中加热

加入硫酸锌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 (1) A的化学式,B的化学式
  2. (2) 写出E的一种用途
  3. (3) 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某化工厂废水池中的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用pH试纸检测废液,废液pH=3,则废液中存在物质合理的一组是( )
A . ZnCl2、KNO3、KMnO4 B . K2SO4、Al(NO33、BaCl2 C . Na2CO3、NaNO3、KCl D . Na2SO4、KNO3、MgCl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分析是(   )

A . 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 .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 . 在反应过程中氯酸钾的质量不断减少 D . 在0~t2时段,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不断增大
聪聪发现家里多年未用的铜质火锅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锈迹,他对绿色锈迹进行了下列探究。

(收集资料)绿色锈迹是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

  1. (1) 探究一:铜绿的组成

    (分析推理)聪聪根据铜绿的形成过程认为铜绿中含有Cu、H、O、C等元素,他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2. (2) (实验1)将适量干燥的铜绿粉末放在硬质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铜绿加热。

    观察到出现,说明铜绿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3. (3) 观察到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4. (4) 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的绿色粉末变成黑色。为证明黑色粉末是氧化铜,不是炭粉,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通过上述探究,说明聪聪的分析推理是正确的。
  5. (5) 探究二:如何除去铜绿

    (实验2)同学们想到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以将铁制品在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于是认为除去铜绿也可以使用酸溶液。小明取少量铜绿放置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蓝色,说明用稀盐酸可以除去铜绿,并进一步证明铜绿的生成有二氧化碳参与。

  6. (6) (反思交流)

    实验1中,加热铜绿前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7. (7) 为防止铜制品生锈,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 . 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 . 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 . 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A、B、C、D为四种不同的物质,其中A、B都属于氧化物,C、D都属于单质,B→C的反应条件是通电。D是密度最小的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D物质的一种用途
  2. (2) C—D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B→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4. (4) A→B的符号表达式是
已知A、B、C、D、E、F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且除E外它们组成中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C均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条件省略)“→”代表转化。

  1. (1) B在反应中的作用为
  2. (2) 若F也为黑色固体,则D与E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E.
  2. (2) C的一种用途是
  3. (3) 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和饱和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溶液各5g如下图1所示。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下图2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资料:(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HCO3 , (2)20℃时,Ca(OH)2的溶解度是0.16g。

A . 600s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若实验1对应的曲线是b,该实验中CO2完全反应 C . 若实验2对应的曲线是c,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小于10% D . 若实验3对应的曲线是a,可得结论:NaOH吸收CO2的效果好于Ca(OH)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精妙绝伦、美轮美奂。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NaOH、Fe、CuO、CuSO4中的一种,C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是氧化物。

  1. (1) B的化学式是
  2. (2) 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加热碳酸氢铵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这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室温下,NH3能与HCl气体反应生成NH4Cl固体。

实验一: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探究NH3的性质与变化

【实验现象】

  1. (1) 实验Ⅰ中的现象是
  2. (2) 实验Ⅱ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

    (写一点)。

  3. (3) 【实验结论】

    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宏观上,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有(写一点)。

  4. (4) 【反思与评价】

    实验Ⅱ避免了实验Ⅰ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写一点)。

  5. (5) 实验二:按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已知: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其反应原理为: ,则X的化学式为

  6. (6)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

    A

    B

    C

    数据

    减少了4.8g

    增加了6.0

    增加了2.8g

    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氨气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7. (7) 【交流与表达】

    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化肥 它属于(填“酸”“碱”或“盐”);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填序号)。

    A.硝酸钾                                   B.草木灰(其水溶液呈碱性)

    C.熟石灰                                   D.氯化钾

  8. (8) 工业上生产的 中常常混有少量NH4Cl,检验其是否含有NH4Cl的操作方法是
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一”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 (1) 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 (2) 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