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 .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 C . 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 D . 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洗衣液的乳化作用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B . 可以用锅、红磷、木炭除去空气中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铝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铝 D . 粉尘爆炸属于缓慢氧化反应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描述B中的实验现象

  2. (2)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

  3. (3) 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4. (4) 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可能的原因是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1. (1)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 (2) 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①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自燃.实验中通入N2的目的是

    ②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①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 ②将过量的铝和过量的铁同时加入某硫酸铜溶液中 C . ③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蒸发一定质量的水 D . ④将过量的铁和过量的镁分别放入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
钢铁锈蚀主要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等物质反应的结果;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 . 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 ②是将等质量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混合 C . ③向装有一定量铁粉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D . ④稀释氯化钠溶液
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铜粉末进行了如图实验.

  1. (1) 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 (2) 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化学兴趣小组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
  1. (1) Ⅰ探究CO与Fe2O3的反应产物(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过程】步骤1  在通风橱中,按图Ⅰ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2  装入试剂:玻璃管内装入Fe2O3粉末,试管Ⅰ中装入澄清石灰水.

    步骤3  从a端通入CO一段时间,待,再点燃酒精灯.

  2. (2) 【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粉末由色变成黑色,生成的黑色固体均能被玻璃管上方的磁铁吸引.试管Ⅰ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3. (3) 【查阅资料】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铁粉、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

    猜测Ⅰ:Fe;猜测Ⅱ:Fe3O4;猜测Ⅲ:Fe和Fe3O4

    【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红色固体中混有黑色颗粒,说明(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

  4. (4) 【拓展研究】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和氨水的混合液].因此可在装置Ⅰ后再连接下图装置Ⅱ,其目的是,装置Ⅰ、Ⅱ的连接顺序:b连接(填“c”或“d”).
  5. (5) Ⅱ原料气CO的制备

    方法一:加热MgCO3、Zn的混合物可快速制备CO,同时还得到两种金属氧化物:(填化学式).

    方法二:加热草酸晶体(H2C2O4•2H2O)制备CO:

    H2C2O4•2H2O CO↑+CO2↑+3H2O

    已知:常压下,草酸晶体的熔点为101℃.比较草酸晶体的熔点和分解温度,

    分析若选用装置Ⅲ制备装置Ⅰ所需的CO,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 B . 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D . 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 (1) 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性;
  2. (2) 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填名称或化学式);
  3. (3) 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用56.25 g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 . 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是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D . 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和Cu2+ B .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Fe C .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Zn2+、Ag+、Cu2+和Fe2+ D .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 , 则m1>m2
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金属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反应。

    ②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填“大”或“小”)

    ③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 (2)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39.6g,计算: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

    ②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489179294

  1. (1)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加入过量A的作用是
  4. (4) 产品F和G分别是
本学期同学们做过下列几个实验,其中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红色 B . 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C .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D . 向装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3mL稀硫酸,然后加热,试管中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兴趣小组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这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为我国未来月球与行星探测莫定了坚实基础。嫦娥五号起飞质量达到八百多吨,为了减重,在航天器上大量使用镁合金。嫦娥五号主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助推器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返回舱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当时的气温为-25℃。月壤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与地球沙漠里的沙子类似,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肯定是不能用来种菜的!

  1. (1) 在物质分类中,镁合金属于,从微观角度解释镁极易被腐蚀的原因:
  2. (2) 煤油的成分之一是壬烷(C9H20),试写出壬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为了防止舱中有关设备低温受损,工作者在舱体表面贴满了暖宝宝,暖宝宝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暖宝宝能发热的原因是:
  4. (4) 月球上没有生命存在,除了气候原因外,还缺少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如:
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是一种有毒气体,B单质中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写出G的化学式:
  2. (2) 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B

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 mL

微粒之间有间隙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D

用嘴把燃着的蜡烛吹灭了

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A . A B . B C . C D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