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题库

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 . 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有CO2生成,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

    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①一定有元素;②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

    如图1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

  2. (2) 如图2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的烧杯,观察现象.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实验(2),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则猜想①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元素,因为

从2H2+O2 2H2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 常温下氢气和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 4g 氢气与32g 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 水 D .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重量为g。
  2. (2)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10

8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X的质量为6 g    B .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 .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 .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下列各项中: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⑤物质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④⑤
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 C2H4    B . C2H5OH    C . CH3OH    D . C2H6
某同学通过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 2个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填“实验一”或“实验二”)。
  2. (2) 实验二中,天平的指针(填序号),其原因是

    A.向左偏转   

    B.不偏转   

    C.向右偏转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 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C . 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4    D .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红、小刚和小涛以“化学反应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1. (1) 三位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2. (2) 小红选择A图实验,实验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小刚选择B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在锥形瓶里放少量细沙的原因是,如果小刚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小涛选择C图所示实验,图中他在天平右边添加砝码的正确顺序是。(选填“随便”、“由大到小”、“有小到大”)
  3. (3) 结论分析: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高温条件下,14.4g某种铁的氧化物恰好与5.6g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 . 18:7 B . 7:2 C . 7:3 D . 21: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室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B .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 甲烷和乙醇的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则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三图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实验中烧杯是一个干冷烧杯,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确定甲烷的组成 B . B中实验室通过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 C . 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B实验的方法相同
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NO C . NO2 D . N2O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没有增减,各种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434290431

A . a的值为12 B . 丙属于化合物 C . 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 . 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铁丝在氧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铁丝的质量大。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 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硫酸氢钠是一种酸式盐,其水溶液显酸性。它的固体与过氧化钠粉末加热时发生如下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B . C . Na D . NaOH
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可得到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① , ②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化学式为CO2 B . 反应①是分解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D . 木炭要研磨成粉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