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题库

巨清华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为她所收集的资料拟定一个正确主题  (    )

①“秦王扫六合”   ②“伐无道,诛暴秦”

③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④汉通西域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 西周、春秋 B . 春秋、战国 C . 西周、东周 D . 东周、战国
广告词“两汉三国  真美汉中”。“两汉”指(    )

A . 西汉  东汉 B . 西汉  蜀汉 C . 蜀汉   后汉 D . 后汉  南汉
西汉提倡节俭最为典型的皇帝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三国时期,台湾被称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吕后、文帝及景帝几代统治者,先后执行了六七十年,至武帝时已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请回答:

  1. (1) 汉初为什么要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2. (2) 汉高祖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休养生息”?
  3. (3)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文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 . 发展经济 B . 巩固统治 C . 鼓励生产 D . 与民休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牲畜奇缺,皇帝出门,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材料三:你见过微笑俑吗?在汉景帝“阳陵出土文物展上”展出了很面带微笑的陶俑,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深深刻画在所有人的面孔上。

  1. (1) 材料一的表述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间就转变为材料二中的繁荣局面?

  2. (2) 从上述材料反映的这些变化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西汉初,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文景之治 C . 开皇之治 D . 光武中兴
按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汉朝的几位统治者(  )

①汉文帝   ②汉武帝     ③汉高祖  ④汉景帝  ⑤光武帝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③①④②⑤ D . ③④①⑤②
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的(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康乾盛世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美矣!”该段文字赞美的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舟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汉初几任皇帝最为重视的就是国之命脉农业的发展。汉文帝曾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农桑。

——《汉书》

材料三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

——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2. (2) 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样的统治措施?材料中的统治者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末年以来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材料主要体现了文景时期(    )
A . 轻徭薄赋 B . 以德化民 C . 勤俭治国 D . 以农为本
汉初,统治者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下列休养生息政策属于汉高祖采取的是(    )
A . 提倡以农为本 B . 下令“兵皆罢归家”    C . 降田赋为三十税 D . 重视“以德化民”
西汉建立后,大臣陆贾向汉高祖建议“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于是汉初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    )
A . 严峻刑法 B . 课收重税 C . 休养生息 D . 优先发展商业
“萧规曹随”是指西汉著名的丞相萧何辅佐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高祖死后,惠帝即位,萧何推曹参为相。曹参什么事都不做,守着萧何的政策不变,为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打下基础。“萧规曹随”说明(   )
A . 汉初用人不善 B . 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 C . 提倡节俭治国 D . 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图的农作物,……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1. (1) 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
  2. (2) 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