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题库

有一位传奇太后因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她是( )

A . 马太后 B . 萧太后 C . 冯太后 D . 慈禧太后
《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 . 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 . 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 . 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 . 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贵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

───《资治通鉴》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卷二

  1. (1) 材料一涉及的是什么历史事件?“魏主”是指哪个民族的哪位皇帝?

  2. (2) 结合课本回答,除了材料一中涉及的“改拓跋姓为元姓”的措施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列出三点即可)

  3. (3) 根据材料二及课本回答,当时的都城在哪里?这次改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 (4) 根据材料二及课本回答,你从这位改革的领导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

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取得的成就有(    )

①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②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③著有《缀术》,唐代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  ④最早提出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西晋得以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

A . 司马炎英明果断 B . 吴、蜀弱小 C . 北方经济的发展 D . 吴、蜀统治腐败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4世纪时后期,氐族首领苻坚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他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

A . 北魏 B . 北朝 C . 前秦 D . 北汉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列举三国鼎立中三国的国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2. (2) 列举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3. (3) 列举南朝的四个朝代。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 . 手工业发展情况 B . 商业发展情况 C .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 . 农业发展情况
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材料二:秦朝灵渠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1. (1)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在发展经济时已关注到什么问题?
  2. (2) 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灵渠的兴修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找出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简要概括江南经济开发产生的影响。
  4. (4) 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 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1. (1) 材料中的“帝”指谁?他属于哪一个政权?
  2. (2) 材料中的“北语”指哪个民族的语言
  3. (3) 上述材料反映了哪项改革内容?
  4. (4) 本次改革在民族关系方面产生了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朝代

南 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中数

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南北方人口的变化。
  2. (2)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何时开始的?何时完成的?
  3. (3)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你认为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下列对魏晋以来北方民族大交融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更多的少数民族仍从事游牧生产,不会农耕 B . 汉族人从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不少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D . 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面图片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 . 殷墟 B . 龙门石窟 C . 洛阳“白马寺” D . 云冈石窟
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图。图中①处应是(    )

A . 西晋短暂的统一 B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 科举制度的创建 D . 江南地区的开发
  266年,西晋建立,晋惠帝在位时爆发的“”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有学者指出,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 B . 中国历史有两次分裂与统一 C . 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D . 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顶峰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此材料反映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统治者重视农业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中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有关下列古代科技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 ①作者是司马迁;③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普及和文化传播 B . ①作者是司马光;③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 . ②作者是贾思勰;④总结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农学创新成果 D . ②作者是徐光启;④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
研究发现,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慕容部从辽西主动迁到中原地区。后来,慕容鲜卑便从历史上“消失”,只留下“慕容”一词作为一个姓氏而存在。这一现象表明南北朝时期(   )
A . 民族交融加强 B . 南北发展平衡 C . 经济破坏严重 D . 文学艺术繁荣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于世界。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请你回答相关问题。8分

  1. (1) 图1是一项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什么?它的设计者是谁?
  2. (2)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历史上是在什么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 (3)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请列举两位该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学家、医药学家。
  4. (4) 图2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 )
    A . 《黄帝内经》 B . 《齐民要术》 C . 《伤寒杂病论》 D . 《九章算术》
  5. (5) 中国古代文学灿烂辉煌,被鲁迅先生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是什么?
  6. (6)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将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赞他的作品“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