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知识点题库

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马陵之战
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改国号;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仍以为国号;222年,孙权称王,国号,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

A . 曹操和袁绍 B . 曹操和孙刘联军 C . 孙权和刘备 D . 袁绍和孙刘联军

南京有着超过2500年的建城历史,随处可见时代的年轮……让我们踏上一段穿越时光的旅行,去寻访那古老的辉煌,下一站,南京!走起!

⑴夫子庙是纪念儒家创始人__的地方。自__朝创立科举制以来,儒家学说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⑵梅花山,孙权墓。__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为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⑶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像。__建立明朝,他在中央废除__ , 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⑷南京__宝船厂遗址公园。明朝时期,这种船只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 ,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⑸古代南京的辉煌,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黯然落幕,根源之一是清朝实行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抚今追昔,漫步南京城头,你有什么感受?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下列事件与曹操有关的是(     )

A . 三顾茅庐 B . 官渡之战 C . 到访夷洲 D . 建立魏国
下边的示意图是(      )

A . 春秋争霸图 B . 赤壁之战图 C . 人口南迁图 D . 三国鼎立图
“天下大势,分合之际伴随着战争和动乱,”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影响历史发展的著名战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关的战役是;使前秦的统治瓦解,确定南北朝时期分裂格局的战役

  2. (2) 这三场战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 (3) 汉武帝时,派出了两位大将出击匈奴发动漠北战役,从而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这两位大将是谁?

  4. (4) 汉元帝时“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攻相诈”“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5. (5) 古今中外的战争不计其数,请你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道“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说明当时的社会风气(    )

A . 世人崇尚文学 B . 世人金钱至上 C . 政府鼓励消费 D . 朝廷打击商业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  )

A . 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 . 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 .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下图所反映的战役在历史上的影响是(  )

A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 .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 促使孙刘联军迅速土崩瓦解 D . 使曹操的军事实力得到极大的增强
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操南下进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以下对这次战役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 B . 曹操骄傲自大 C . 孙权和刘备结成联盟 D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位,就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 (3) 材料三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4. (4)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格局是指一定时期内形成各种力量之间相对稳定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此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 (1) 根据材料一,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
  2. (2) 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4. (4) 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
“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材料中所指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巨鹿之战
200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操惨败。最终于222年,以孙权称王为标志,正式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官渡之战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 . 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C .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A . 项羽 B . 诸葛亮 C . 刘备 D . 曹操
如图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更迭示意图》,①指代(   )

A . B . C . 前秦 D . 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