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朝代曾经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晋   ③隋朝    ④北宋   ⑤元朝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在中国古代中的人文史记,诗词曲艺,史话传说,礼仪风俗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以下政权曾定都洛阳的是(    )

①西汉   ②东汉   ③西晋   ④东晋   ⑤北魏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⑤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    )

①赤壁之战

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

③八王之乱

④十六国形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长城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工程宏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新网》

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材料三:下图是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

——人教2016版七年历史上册P89页

  1. (1) 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 (2) 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改汉姓外,还有哪些具体改革的内容?
  3. (3) 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公元316年,内迁的哪个少数民族灭掉西晋(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羌族 D . 氐族
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是(  )
A . 曹魏 B . 东吴 C . 蜀汉 D . 西晋
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 (1) 请将四幅地图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 (2) 长期以来,北方的匈奴民族对中原王朝构成严重威胁。为解决匈奴威胁,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哪些行动?
  3. (3) 哪一幅地图体现了三国鼎立局面?对这一局面形成具有关键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分裂局面后来被哪一个朝代所结束?
  4. (4) 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补充完成以下表格。

    历史时期

    重大事件

    事件影响

    图1

    废除分封制,建立①

    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图2

    实行②,削弱诸侯王势力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图3

    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加强了大陆与③的联系

    图4

    ④出使西域

    使西域与中原重新建立联系

《晋书》记载:“关中(主要是今陕西一带)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戎狄”最可能是(   )

①鲜卑族    ②氐族    ③女真族    ④蒙古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以下示意图中①②的时代特征是  (   )

A . 社会动荡与变革 B .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是指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八糟”是指“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发生在(  )
A . 东汉 B . 三国 C . 西晋 D . 东晋
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其衰落开始于(  )
A . 西晋统一全国 B . 八王之乱 C . 外戚宦官专权 D . 少数民族内迁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最终统一天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A . 魏国 B . 西晋 C . 东晋 D . 北朝
符坚即位以来,陆续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了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礼节),还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材料所述内容(    )
A . 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体现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明影响 D . 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曹丕死后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的是(    )
A . 刘备 B . 苻坚 C . 司马懿 D . 晋惠帝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该民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 . 北方战乱不断 B . 妇女地位提高 C . 儒家思想盛行 D . 北方经济衰退
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他奉命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扣留十余年,始终不忘使命……他后来回到汉朝,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材料三、读右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文帝的改革成功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方向?这一人口迁徙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材料四中的孝文帝是哪个政权的政治家、改革家?据材料四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5. (5) 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其完成全国统一的标志是(    )
A . 西晋灭蜀 B . 西晋灭吴 C . 西晋伐魏 D . 少数民族内迁
三国被灭的先后顺序是(    )
A . 魏、蜀、吴 B . 蜀、魏、吴 C . 吴、蜀、魏 D . 蜀、吴、魏
下列朝代更迭正确的是(    ) 
A . 西晋、东晋、南北朝 B . 东晋、西晋、南北朝 C . 西晋、南北朝、东晋 D . 南北朝、西晋、东晋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
A . 政权分裂,大权旁落 B . 天朝上国,繁荣富强 C . 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D . 大一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