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题库

我国的科举制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 八股取士 B . 开始有殿试和武举 C . 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 . 试题类型繁多
下列对于《尼布楚条约》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双方经过平等协商 B .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C . 这是中英间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 D . 条约签订于1689年
18世纪后期,冲破沙俄围追堵截,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是(     )
A . 蒙古族的一支 B . 维吾尔族的一支 C . 藏族的一支 D . 满族的一支
2008年5月1日,中国长达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顺利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的跨海大桥。请问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

A . 赵州桥 B . 苏州宝带桥 C . 卢沟桥 D . 杭州拱宸桥
《明史职官制》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材料表明明太祖(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加强皇权专制 C . 提高办事效率 D . 实现权力平衡

根据表l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②③④①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④③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许多王朝进行了创新,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 西周——宗法制 B . 秦朝——郡县制 C . 元朝——行省制 D .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文艺之旅】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思想之光】

材料二:

【科技之窗】

材料三: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岑参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朝统一的文字是什么?
  2. (2) 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请你给材料二中四位人物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填字母即可)

    A.《人与自然》    B.《法制在线》   C.《和平使者》    D.《关爱民生》

    ;②;③;④

  3. (3)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4. (4) 材料三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他主持修筑了哪一伟大的工程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元朝统一全国……并设置机构直接管辖西藏。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的建立者是谁?北宋统一后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管理的?
  2. (2) 比较材料二中两图,指出图二疆域有何特点?为此元朝政府采取什么重大措施来加强管理?
  3. (3) 观察材料二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管辖的?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元朝 D . 清朝
下列对明清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总结中,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将李自成比作螳螂,把明朝比作蝉,那么黄雀应该是(    )
A . 西晋 B . 唐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舰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所述史事(    )
A .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 . 开创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C . 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使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D . 增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和地区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往来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生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累,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古今图书集成》

材料四: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洋货充斥,洋房栉比,洋人满街。二是奇,水能自来,灯赛月亮,钟能自鸣,铁管冒电……种种西洋西事,构思精巧,出人意表。

——熊月之《近代上海形象的历史变迁》

  1. (1) 材料一中说,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中培养出了什么新的行业,明朝时这种行业从南方推广到了北方?纸币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 (2) 材料二提到水稻,南宋时最优良的水稻品种是从越南引进的什么品种?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朝苏州城在经济上出现何种新现象?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从经济层面分析这种现象为什么没有推动社会转型?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上海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珠江流域 B . 广东省 C . 海南岛 D . 南海诸岛
明太祖改革中央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最终目的是(    )
A . 加强皇权 B . 制衡宰相 C . 元朝制度落后 D . 效仿古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自齐涛 《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古代社会早期的各种文化与娱乐活动,通常主要是特权阶层享受,故而文化娱乐场所并不普遍。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北宋汴京,人们进行娱乐活动的消遣场所——茶坊和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早茶肆、夜茶肆亦遍布各个街巷

——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明清时期,随着跨区域商业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以血缘和乡谊为纽带的商帮。有的富商大贾通过这些商人组织的号召力与官僚分庭抗礼、一个商帮往往是一方经济势力的代表,他们的活动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方方面面。

——摘编自《试论我国封建社会商业行会的不同特点》

材料四: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不断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写出,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哪个朝代?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城市娱乐生活丰富的原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写出,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商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写出,山西或安徽地区的商帮被称为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清代人口数量的变化带来的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成熟),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户外动辄数月不闭(住宅大门几个月不用关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二:(康熙)为了化解当时最突出的满汉对峙问题……保留汉族文化风俗,修纂明史,开设博学鸿儒科,招抚网罗汉族文人;……他在严申法纪的同时,尤其重视德治,以儒家理学思想对天下施以教化,要人们遵行礼法。

——摘编自《欧洲时报·周末特刊》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治理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采取的治国措施。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
民族交融塑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西藏布达拉官的塑像,反映了汉藏之间的一段美好姻缘。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清军入关后,虽然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但还没有完成全国真正统一的任务。康熙皇帝经过极大的努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粉碎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终于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美好姻缘”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2. (2) 看材料二图一回答,为加强对“B”地区的管理,元朝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图二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逐渐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叫什么?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康熙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分别在新疆、西藏做了哪些“努力”?
  4. (4)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民族交往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