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知识点题库

世界各国探索近代化的道路充满了艰辛与曲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一个农奴的反应: 解放宣言! 我在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 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 很少有文件能和它相媲美。 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大街上不断传来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 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奋斗。 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光明日报专论: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展现了该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片段,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产生的重要影响有什么共同点?

  2. (2) 材料二中的“农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3. (3) 材料一、二中涉及到的三个国家,分别采取什么方式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 (4) 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他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国梦”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近代中国人民在救国的探索过程中,还通过创办各种书刊、杂志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将下列书刊、杂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A . ①——b  ②——a  ③——c B . ①——a  ②——c  ③——b C . ①——b  ②——c  ③——a D . ①——c  ②——b  ③——a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A . 彻底废除旧制度 B . 民主和科学 C .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 民主和共和
“康有为──梁启超──林旭──杨深秀”按照这四个人物归类的标准,再从以下四个人物中选一个(  )

A . 李鸿章 B . 谭嗣同 C . 孙中山 D . 林则徐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 . 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C . 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都主张利用皇帝进行变法

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①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

    ②欧美先进国家政治上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嬗变”指的是什么?

    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指的又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3. (3) 能够印证材料三中“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所呈现的特点?

  4. (4) 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京师大学堂 C . 福州船政学堂 D . 长沙时务学堂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
A . 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 . 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 . 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 .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其中“温药慢治”指的应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这一百多天中,皇帝迅速地接连发布了一百多条上谕,试图以空前规模大力推行变法维新。8月底前大多数法令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领域。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体现了自强运动的强化。在经济领域,国家以更大的力量促进农、工商业。在军事方面着重训练现代化陆军,加强海军。8月后期起,开始改革政府机构,一些中央的衙门和几个督抚所辖的地方衙门都被废除。但是他(康有为)关于政治制度改革的建议,如颁布宪法、建立国会和宣布君民合治,上谕中均未提。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材料三:日本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先是改革教育制度,第二是进行大胆的宪政变革废藩置县,摧毁所有封建政权,同时组建议会,实行立宪,“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于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管理矿山、铁路等,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及培养技术工人。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的得失》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的图片标题“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的理解。
  2. (2) 材料二中的“变法维新”距今多少周年?在经济和军事领域中,“诏令”如何体现其“自强运动的强化”?
  3. (3) 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如何?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作用。
  4. (4)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变法内容的角度分析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一个失败一个成功的原因。
    教育关系着国运的兴衰、民族的未来,一部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振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代至1890年代清政府新开设的专门学堂统计表(部分)

1865 年

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

1866 年

江南制造局附设机械学校

1879 年

天津电报学堂

1882 年

上海电报学堂

1886 年

天津武备学堂

1887 年

广东水师学堂

1893 年

天津军工学堂

﹣﹣整理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准备设立天学、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到1910年已设有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毕业生分别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头衔。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蔡元培在191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使得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成为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本营。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民国)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奉命迁于湖南…又奉命迁云南……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增设师范学院……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1. (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新式学堂主要注重哪方面人才的培养?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办者,属于什么派别?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学堂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2. (2) 材料二中的京师大学堂创办于哪一历史时期?当时有哪些著名的改革家?请列举两个。
  3. (3) 材料三中的“新思想”主要是指什么思想?当时,除了北京大学之外,还有哪一份杂志也是“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阵地?
  4. (4) 材料四“二十六年”是指公历哪一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哪一地区?与前三则材料相比,材料四属于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史的第几手资料?
  5. (5) 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有何特点?(提示:可从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  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并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概括以上材料的结果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起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B . 得到了慈禧的大力支持 C . 变法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D . 改变了中国的专制制度
陈恭禄在《中国近代史》分析变法失败原因时说:“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使中国欲为强国……而康粱诸人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 . 顽固派实力过于强大 B . 光绪皇帝软弱无能 C . 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 D . 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小军总结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
A . 都要求学习西方 B . 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C . 都是在思想领域掀起的运动 D . 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这一时期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A . 屈辱与抗争 B . 落后与探索 C . 变法与图强 D . 内忧与外患
一位老人生于 1850 年,卒于 1915 年,他这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戊戌变法    ⑥义和团运动     ⑦辛亥革命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⑥ C . ②③④⑤⑥⑦ D . ④⑤⑥
下列戊戌变法的主要观点,你不同意哪一种?(    )
A .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 . 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D .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民族意识被唤醒,重大的教育思想和政府改革开始。材料所指(   )
A . 戊变法背景 B . 洋务运动背景 C . 五四运动背景 D . 辛亥革命背景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 . 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 . 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 . 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