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知识点题库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
①民族 ②民主③民权 ④民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

A . 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 . 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 . 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D . 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

  2. (2) 图二中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重要代表人物。维新派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这场变法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 (3) 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4. (4) 图四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江Z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
(2)材料中的“三次巨大变化”的核心事件是什么?
(3)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指哪三位?
(4)从20世纪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从1840——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五次侵华战争,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回答:

  1. (1) 清朝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 (2) 中国近代史不仅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你能列举出几次中国人民进行的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吗?

  3. (3) 从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本质是怎样的?

  4. (4) 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尊奉孙中山为国父.这是因为孙中山(  )

A . 领导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 .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 . 领导新文化运动,促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D . 领导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①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④抨击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宣传“自由”“平等”思想的运动

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07日,习.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题为《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的重要演讲中强调:中国发布了愿景与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已经签署,丝路基金已经着手实施具体项目,一批多边或双边大项目合作正稳步推进。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在深圳、珠海等地的谈话》(1992年)

  1. (1)

    从纪念章①图中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②图中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③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

  2. (2) 史学界普遍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就是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领导下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①从学习的内容上看,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变化?②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怎样的民族精神?

  3. (3) 根据材料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立,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已经从资本输入转为资本输出,实现这一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 (4)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此次谈话有何重大意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主张?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

①“师夷长技以自强”、②“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④“民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 (1) 从材料的政治主张中,选出两个标号并指出它代表的政治派别。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选出的政治派别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积极贡献。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他们寻求近代化途径的共同之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摘编自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三: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2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8

63.86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只有这样做了,才有可能正确地或者比较正确地解决问题,而这样地解决问题,究竟是否正确或者完全正确,还需要今后的实践来检验。

——摘编自邓.小平1978年6月2日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对西方列强的认识。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乱”是指哪一政治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 (3) 据材料三,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出现的新变化。结合史实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4. (4) 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对接下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下列选项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形势图 B . 北伐战争形势图 C .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D .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形势图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
A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 .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城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折射变迁,绽放辉煌。请以《城市见证历史》为题写一篇小短文要求:

①结合图示信息中任意四个时间节点进行介绍。包括城市的名称及历史上城市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影响(一点即可),并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一点认识。②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字数200字以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精选……传教士和商人,搜集各种报刊,看看外国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和他们怎样看待当时的中国…他在寄呈道光译报材料时又说:“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

材料二: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

材料三: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以偿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愈属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须以和平手段从事。中国现有无数荒野地段,未经开垦,故社会革命事业比诸欧、美各国较易达到目的。

  1. (1) 据材料一,林则徐翻译外国报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根本目的和中国近代的哪场探索活动的目的是一致的?
  2. (2) 据材料二,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在推动政治近代化的同时,还推动了中国哪些方面的近代化?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报刊对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面对新冠疫情,2020年元月23日,武汉市按下了“暂停键”。3月10日习.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时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英雄的城市,共同感知它那曾经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

材料一:第二天,各兵营士兵不顾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发布的计划行动。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湖北革命党人以他们的首创精神,揭开了口口口口的第一幕。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在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原来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有删改

材料三: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暑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请根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口口口口”处是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思想领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八七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不少于两点)
  3. (3) 根据材料三,请说出武汉会战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一例。
  4. (4)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制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洋政府的统治 B . 辛亥革命 C . 中华民国的创建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根据所给提示,完成下列组合列举。
  1. (1)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走上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请把与提示的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①自强求富为口号,探索近代工业道:

    ②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愿未了:

    ③三民主义为指导,终结帝制国民笑:

    ④民主科学大旗飘,思想解放曙光到:

  2. (2)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往往发挥着重大作用。填写下列描述所指的杰出人物。

    ①“戊戌六君子”之一,甘为变法献身,“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②中国国民党33集团军总司令,著名抗日将领,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③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④清末状元实业家,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药重治”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小明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要求学习西方    ②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③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④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 . ①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