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题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政治动荡】

    ①请写出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四位霸主。

    写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三例。

  2. (2) 【社会变革】“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①材料涉及到的是哪次变法?支持此次变法的人物是谁?

    ②这场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请写出这场变法中可以使秦国“富国”和“强兵”的措施。

  3. (3) 【思想文化繁荣】

    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请写出其中影响最大的四个学派。

下列的描述中,哪一项不属于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

A . 参战兵力多 B . 以“尊王攘夷”为口号 C . 交战区域广 D . 持续时间长
春秋时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的技术是(    )
A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 . 青铜工具的进步 C . 冶铁业的技术进步 D . 纺织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  )

①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

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④商鞅变法的促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哪一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
A . 铁农具 B . 筒车 C . 牛耕 D . 都江堰
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楚庄王 B . 晋文公 C . 齐桓公 D . 越王勾践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工具说进步】材料一:观察下边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食物话变迁】

【住房见发展】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易经》

  1. (1) 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 (2) 请写出种植图三、图四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
  3. (3) 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4. (4)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分别住什么形式的房屋?
我国历史上使用牛耕至迟在(    )
A . 春秋早期 B . 春秋后期 C . 战国早期 D . 战国末期
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大话春秋》成功再现了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场景。在游戏中你会认识春秋时的第一位霸主(    )
A . 齐桓公 B . 宋襄公 C . 楚庄王 D . 晋文公
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 .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古人智慧和能力的体现,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们可以在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看到石器手镐上留下的加工痕迹;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古人翻地用力过猛折断了骨耜的耕作场景;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我们不仅能领略甲骨文的奥妙,还能看到制作精良的长青铜器铲,感叹其工艺的高超;在浙江湖州市博物馆我们可以想象到铁犁铧昔日的锋利和翻耕土壤的高效作用。

图片_x0020_100017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18

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世,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四:康雍乾三朝,随着经济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封建社会的相对稳定,国内商品市场越来越扩大。城市拥有的商业行业和店铺数量日益增多,例如明代山东临清有店铺五六百家,清代拥有大小店铺达千余家。由于长途贩运的发展,长江沿岸出现了一批新的商业城市,如汉口等。全国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出现了当时所谓的“四大聚”,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1. (1) 依据材料一,按出现时间先后将上述四个古代生产工具进行排序:。(填序号即可)
  2. (2) 从材料二中的图片选择一个生产工具进行介绍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出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4. (4) 依据材料四,说出清朝前期城市发展的表现。分析城市发展的原因。
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   )

A . 铁制器物开始出现 B . 铁制武器种类丰富 C . 铁制农具已经使用 D . 铁器已经取代铜器
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图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秦朝时期 D . 西汉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橡、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彩陶精美,花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制来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 (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说出你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
  4. (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和谐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让我们走进历史,梳理和谐史实,回答问题:

[统治者的和谐]

材料一:丹朱是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尧的长子。因为丹朱个性刚烈,欠和顺及政治智慧,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了舜。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

[君与臣的和谐]

材料二:如图

[人与自然和谐]

材料三:

材料四: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该工程建成以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两幅图片中的政治家都进行了社会改革,其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在图二政治家的改革中,一个普通人要想获得爵位,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一个农民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减轻或免除徭役?
  3. (3) 大禹治水神话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得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请你写出大禹治水中的创举是什么?
  4. (4) 战国时期,材料三图所反映的水利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请你写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其主持建造者是谁?
  5. (5)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想一想,该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6. (6) 从以上两位水利专家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有人认为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   )
A . 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B . 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C . 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D . 强大的诸侯竞相争当霸主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王室衰微,诸候争霸 B . 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 C .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D . 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些华夏诸侯国在被楚国灭亡的过程中,其居民有不少被迁与楚人杂居,楚人也会向这些征服地移民。久而久之,他们便合而为一了……由民族之间的人口流动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而引起的民族交融,乃是一种不仅存在于春秋时期,而且存在于整个先秦时代的情况。

——摘编自徐兴祥《春秋时期民族融合的渠道问题》

材料二:汉通西域的结果,使广大的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西域各族以民加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毫无疑问,汉朝的民族交往交融,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基础,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汪高鑫 《汉代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材料三:民族交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漫长的历史历程……他掀起的“汉化运动”并没有达到“全盘汉化”的预期目的……措施大多采用行政命令的形式对鲜卑族施以巨大的压力,以促进鲜卑、汉民族融合,但违背了民族交融的客观规律,最终造成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对“汉化运动”之成效我们既不能任意拔高,也不该随意低估。

——摘编自李克建、陈玉屏《谈改革对民族融合规律的启示》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位为“汉通西域”作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皇帝除外)。结合史实说明“汉通西域的结果,使广大的西域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3. (3) 材料二中提到了“汉朝的民族交往交融,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环”,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武帝如何处理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化运动”是哪一历史事件,并客观、全面评价这场“汉化运动”。
我们一路从刀耕火种,走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期间生产工具经历了多次变革,每次变革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关于生产工具,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北京人、山顶洞人  青铜器 B . 半坡人、河姆渡人  打制石器 C . 夏、商、西周  磨制石器 D . 春秋、战国时期  铁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下表研究的主题是(   )

历史时期

东周

西汉

东汉

西晋

唐朝

政治现象

诸侯争霸

七国之乱

州牧割据

八王之乱

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

A . 君主专制弊端丛生 B . 地方建制的教训 C . 分裂违背历史潮流 D . 重文轻武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