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知识点题库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最准确的描述是(     )

A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军;8年后,曹操20多万大军输给了只有5万人的孙刘联军,相同的原因是(  )

A . 骄傲轻敌 B . 天意为之 C . 借助东风 D . 不习水战

右边的示意图是(   )

A . 春秋争霸图 B . 赤壁之战图   C . 人口南迁图 D . 三国鼎立图
《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 . 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 . 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 . 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 . 为官清廉,严于律己
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 (1) 读下列图片信息判断:商朝时期,因书写材料不同而形成了甲骨文和金文两种文字。(   )

  2. (2) 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无不显示出群雄并起,战火纷飞的时代特征。(   )

  3. (3) 兵家鼻祖是战国时期的孙膑,他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4. (4) 汉武帝时期的“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   )

  5. (5)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6. (6)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   )

材料一:黄龙二年春正月……谴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           ——《三国志·吴书》

材料二:元祖至元二十八年冬十月,乃命杨祥充宣抚使……并给银符,往使琉球。 ——《元史·琉球传》

材料三: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材料四:如图

         

胡J涛会见连战                        汪辜会谈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三国时期和元朝时台湾先后被称为

  2. (2) 根据材料三,“去年”是近代台湾离开祖国怀抱的年份,这一年是年。

  3. (3) 根据材料四联系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台湾问题,确立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政策已成功解决了哪些地区的回归。

  4. (4) 在1993年“汪辜会谈”中双方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5. (5) 当前台湾的一小撮分分裂分子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积极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     )

A . 项羽 B . 诸葛亮 C . 刘备 D .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下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    )

A . 漠北之战 B . 大泽乡起义 C . 赤壁之战 D . 雅克萨之战
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宋齐梁陈)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

A . 洛阳 B . 建康 C . 咸阳 D . 长安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式和民族关系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与下面哪个时期类似(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三国两晋南北朝 D . 隋唐
“三顾茅庐”这一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A . 袁绍 B . 曹操 C . 诸葛亮 D . 孙权
三国时期(  )派卫温率万人去夷州,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
A . 刘备 B . 曹操 C . 曹丕 D . 孙权
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堆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位,就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 (3) 材料三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4. (4)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          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某历史时期示意图

  1. (1) 材料一中A应该填写的最恰当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一是哪个朝代的行政系统简表?它开创的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B政权的建立者是谁?C政权的名称是什么?D是哪个朝代?
  3. (3) 请给材料二的示意图拟定一个恰当的名称。
看图解意,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理解正确的是(    )

三国

A .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 .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 .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下列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淝水之战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①④②③ D . ②③①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民族迁徙,频繁又复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如图)。

材料二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丰裕的人”。

——西汉《史记》译文

材料三  江南……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四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要求南迁的鲜卑族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人教版七上历史课本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战役是什么?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哪个政权?
  2. (2) 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上述改革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但在科技文化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列举这一时期在农业科学和绘画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历史事件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人啊,你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三:

材料四: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完成于1804年,是为歌颂拿破仑的英雄业绩所写的。它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法国大革命)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请回答:

  1. (1) 请说出材料一中提到的是古代的哪次战役?此战役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莎士比亚是哪次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图一《步辇图》描写的唐太宗接见吐蕃的求婚使者时的场面。唐太宗同意将哪位公主远嫁吐蕃?
  4. (4) 影片《甲午风云》是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讲述的故事。图二上的人物是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的管带。请说出他是谁?
  5. (5) 请依据材料四,说出贝多芬这部作品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