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知识点题库

有人说,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从(      )

A . 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 . 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 C . 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 D . 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
 读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完成相关题目。

  1. (1) 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分别填写它们所处的流域。

    A            流域,B             流域,

    C            流域,D            流域。

  2.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四大人类早期文明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大江、大河为这四大文明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 (3) 当许多曾经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文明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

涿鹿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 . 炎帝部落——黄帝部落 B . 蚩尤部落——炎帝部落 C . 蚩尤部落——黄帝部落 D . 蚩尤部落——炎黄联盟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    (    )  

A . 远古时代 B . 旧石器时代 C . 新石器时代 D . 文明时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等。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要想生存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 (2) 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人类实现定居的标志是    (    )    

A .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B . 磨制石器的出现 C . 农业村落的出现 D . 人工取火
下图是一幅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读图,回答问题。

  1. (1) 填出亚非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名称。

  2. (2) 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先照耀在  (    )    

    A . 北纬20°~30°的农耕地带 B . 北纬20°~40°的农耕地带 C . 南纬20°~30°的农耕地带 D . 南纬20°~40°的农耕地带
  3. (3) 这些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气候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 (4)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世界上的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观察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上图中哪些是打制石器?哪些是磨制石器?

    ①打制石器有:(填写字母)

    ②磨制石器有:(填写字母)

  2. (2) 为什么磨制石器比打制石器更有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1. (1)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被称为什么?
  2. (2) 该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3. (3) 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全国人的眼球,涌现了诸多才子佳人,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据此回答小题
  1. (1) 《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    )
    A . 是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的魂 B . 属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传统文化 C . 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D . 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2. (2) 这种节目活动(    )

    ①反映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了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美

    ④表明了我们要继承我国所有的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1)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图一和图二的房屋的主人分别是谁?
  2. (2) 请仔细观察两幅图在房屋结构上的差异,并说出各自的优点。
  3. (3) 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这说明了什么?
  4. (4) 如果你穿越时空去图一所在地做客,主人最有可能招待你的主食是什么?
北京人主要依靠的果实、块根和来获得食物。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
“周口店一带在北京人生活的时代,分布着茂密的森林、草原和湖泊,温暖而湿润,成群的动物也在这里生活,当然也有各种猛兽出没。他们用粗糙的石器、木棒作为工具同大自然斗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       ) 

①生态环境较好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生产工具落后   

④生存境况艰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暑假期间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古城西安旅游参观。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的远古人类遗迹是(    )
A . 元谋人遗迹 B . 大汶口遗迹 C . 半坡氏族遗迹 D . 河姆渡氏族遗迹
水稻现在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如果举办“水稻史回顾”专题展出,不正确的是(    )
A . 河姆渡氏族遗址能证明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B . 汉代从越南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是占城稻 C . 宋代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中的“熟”指的是水稻丰收 D . 江南“雨热同期”,自然条件合适,主要种植水稻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 天然火的运用 B . 打制石器的使用 C . 群居生活出现 D . 原始农业的兴起
阅读地图和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①②两处是我国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 (2) A图是①处居民的房屋示意图,这种房屋有哪些优点?
  3. (3) 从呈现形式看,B图所示属于哪一类型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人们怎样的生产生活状况?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设置了影院,讲述了“河姆渡人的故事”。下列场景可能在影片中再现的是(    )
A . 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内 B . 河姆渡人使用彩陶盛放食物 C . 河姆渡人用来相耕地,种植粟 D . 河姆渡人生活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
从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见下图),可以发现(    )

①制陶业已达到较高水平

②原始人通过歌舞来表达感情

③原始人的精神家园日趋丰富

④我国龙的图腾崇拜由来已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某教师在训:授“我们的远古祖先”时介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能直立行走,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请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