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中华文明探源 知识点题库

假如你是生活在约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①农田里生长着水稻      ②人们用火烤肉吃 

③住着干栏式的房屋      ④用彩陶盛放东西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    )       

A . 北京人使用火的遗迹 B . 西周烧炭火的青铜器 C . 战国铁农具 D . 汉代耕作画像石
下列出出土文物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出现阶层分化的是(    )

①蛋壳黑陶杯    ②舞蹈纹彩陶盆  ③玉琮   ④陶器上的陶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央视热播节目《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    )  

A . 半坡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玉蟾岩遗址 D . 城头山遗址
最早学会纺线、织布、制衣的原始人类是  (    )  

A . 山顶洞人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阅读下图,结合大河文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处的文明古国是,它发源于(河流)。
  2. (2) B处为古代西亚的“新月沃地”,诞生了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在文化上那里的人们发明了文字。
  3. (3) C处为古印度,这里曾出现了一种严格划分社会等级的制度,后来为反对该制度,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创始人是
  4. (4) D处是中国,约(时间)诞生了第一个王朝,之后产生了我国最早的文字
  5. (5) 从诞生的地理环境看,ABCD四大文明古国与古希腊文明属于什么不同类型的文明?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1. (1)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被称为什么?   
  2. (2) 该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距今约多少年?   
  3. (3) 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依据是(    )
A . 是否出现村落 B . 生产工具的变化 C . 是否发明文字 D . 生活方式的变化
下列不是中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A . 农作物的出现 B . 家畜饲养的出现 C . 聚落、磨制时期的发展 D . 城市的出现
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一些距今约5 000年的古城遗址,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墓葬区等;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5 000年左右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

  1.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说明距今约5 000年前,半坡居民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产业?这些产业的产生都离不开什么自然条件?
  2. (2) 材料二中的考古发现表明这一时期的文明成就与半坡、河姆渡时期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困扰着长江,使长江染上了两大重病:面呈黄色——富含泥沙;性情暴躁——洪水泛滥。同黄河流域一样,植被的严重破坏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几个文明之一。同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文明一样,我国……发生的文明也是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它们共同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历史》

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能够成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相同原因是什么?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干栏式房屋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出土的稻谷 D . 铜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学史】

【歌谣学史】

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家天下。

【史料学史】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1. (1) 请根据图片出现的文物,判断这是属于中国哪一原始先民的遗址,并说说当时的先民有怎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2) 结合相关史实,说说你对歌谣中“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公天下变家天下。”的理解。
  3. (3) 上述史料反映西周的哪项制度,这项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下列属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特点是(    )
A . 已学会种植农作物 B . 建造干栏式房屋 C . 广泛使用打制石器 D . 使用木结构水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2月,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1. (1) 材料一说明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代?材料中的“动物化石”和“灰烬”说明了北京人食物的来源和吃的方法是怎样的?
  2. (2) 材料二中哪一个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它的名称是什么?哪种石器更利于远古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并说明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出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出现了什么新变化?是从哪一远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的?
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请回答:   
  1. (1) 我国农业发展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知最早由人工栽培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是什么?
  2. (2)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在手工业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请问对于纸的推广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是谁?   
  3. (3)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有效开发,请列举两个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南朝时,哪座城市人口众多,成为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1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活。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下列遗迹、遗物排序先后正确的是( )

①铁制农具 ②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重建图 ③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④司母戊鼎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阅读下列反映中华文明起源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都是人首兽身:铜头铁额,有8条胳膊,9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相传蚩尤与黄帝作战时,用法术制造迷雾。黄帝则令人制造“指南车”,拨开迷雾,最后获得大胜。

材料二:黄帝做了部落首领,领导人们改变了游猎生活,教大家修缮房屋,驯养家畜,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为了便利两岸交通,黄帝制造了船和车。传说黄帝还叫他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文字,改变了远古时代结绳记事的笨方法,开始使用文字来记载事情。

  1. (1) 材料一中有哪些传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2. (2) 黄帝主要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当时谁和黄帝一起同蚩尤作战?   
  3. (3)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说说黄帝为什么能够打败蚩尤?   
  4. (4) 根据材料二,说说黄帝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半坡人的一天》,下面四项内容均摘自小明的作文,你能判断出他表述中错误的那项吗?( )           
A . 早晨,一部分半坡人走出半地穴式房屋准备狩猎 B . 另一部分人开始下地干活,种植粮食作物粟 C . 女人们在制作彩陶,并且在一些器物上刻画简单的符号 D . 少年们则去水井边用陶罐取水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