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金华天国王府经过三年的修缮,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馆迎客,小明于当日前去参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批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毛.泽东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1. (1) 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

  2. (2)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明觉得“效果还不错”的理由。

  3. (3) 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基于什么角度作出评价?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21·世纪*教育网

  1. (1) 在对西方的态度上,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据此判断其所属派别是什么?

  2. (2) 李鸿章开始时的观点是什么?据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 (3) 后来李鸿章的观点有了什么变化?据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 (4) 你认为依照李鸿章的观点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

上图中的历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 . 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 B .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 .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

材料一: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1898年9月)

  1. (1) 材料一提到变法指的是哪一项变法?该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洋务运动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2. (2) 你认为谭嗣同的血有没有白流?请说明理由。

  3. (3) 通过对谭嗣同的了解,请你提炼他的精神。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新文化运动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读图说史,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                       B                          C             D

  1. (1) 结合材料一分别写出图片A,B,C,D所反映的战争(或事件)及其产生的结果?
  2. (2) 将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类(填字母)。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3. (3) 请挑选材料二中任一事件进行评述。
关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和创办的企业正确的是(    )
A . 前期口号“自强”,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B . 前期口号“求富”,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 C . 后期口号“自强”,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 D . 后期口号“求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的性质是(    )
A . 洋务企业 B . 民族企业 C . 外资企业
民族危机与艰难探索

材料一:中国最早派遣的赴美留学幼童材料二:梁启超、康有为语录节选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清政府采取的该项措施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的两位人物是哪一次运动的主角?
  3. (3) 上述两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它们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三: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以副首相岩仓具视为团长的高规格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历时11个月,遍访欧美12国,考察学习。

材料四: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中国人到欧洲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不同的考察,不同的结果,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

  1. (1) 材料一中“屈辱开始”和“群殴”分别指的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两个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漫画“两个强盗”对中国犯下了哪一野蛮暴行?
  2. (2) 根据材料二、三,判断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开展了什么运动?从内容角度说说这两次运动有何共同之处?
  3. (3) 30年后日本“喜笑颜开”,中国“苦闷迷茫”。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下方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①一战时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曲波澜壮阔的激昂乐章。

【前奏·迷惘】

材料一:面对外患内忧、民族危机的境遇,中国的志士仁人和各阶层民众先后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斗争……第一类是农民运动……第二类是改良运动……第三类是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但是,这些努力都一一失败了,亿万人民仍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整理自党史专家邵维正访谈

【变奏·觉醒】

材料二:五四运动大事件梳理简表

5月4日.学生齐集天安门先到东交民巷使馆区抗议,后改道曹汝霖家,32名学生被逮捕。

5月19日,学生再度罢课,致书徐世昌总统,要求拒在合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

6月3-4日,北京学生在街头讲演时被逮捕近900人。

6月初,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罢工和罢市,全国多地响应。

6月7-10日,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张的职务。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雄伟的工人和学生的队伍走上了街头,全国范围内激扬起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浪潮。……特别是一向被人轻视的工人群众也发出了怒吼,这是一支真正能制一切反动派于死命的伟大生力军。……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一种激烈的变化。

——吴玉章《回忆五四前后的思想转变》

【高潮·新生】

材料四:(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找过国民党,它的领导人“竞以无力参加拒绝”。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已“不能领导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超过他的主观力量了”。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丸十年》

材料五:1920年秋至1921年春,上海、武汉、长沙等八个城市与日本、法国相继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从1920年9月起,《新青年》公开宣传马克恩主义,各地成员还利用公开发行的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组织创办了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 (1) 列举一例近代中国的改良运动或资产阶级革命,并写出其领导者。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北洋政府态度发生转变的关键事件。
  3. (3) 联系材料三,分析五四运动的影响。
  4.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请综合五则材料予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表述简洁)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

【英雄人物】

材料一:

林则徐

李鸿章

梁启超

孙中山

【英雄群体】

材料二:当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完成了由传统到近代的嬗变后,便焕然一新地开始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他们从思想意识上向传统士大夫告别,开始以现代的科学思想批判传统的经学意识;以民主、平等的现代政治观念批判传统的封建纲常意识;以自由、独立精神批判传统的功名意识。

——摘编自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

【英雄政党】

材料三: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这十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总结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而且善于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把中国革命不断地推向新阶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 (1) 仿照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英雄人物

    历史功绩

    示例:林则徐

    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践履他们改造社会的第一步”。
  3. (3) 依据材料三,运用史实,证明“从大革命失败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达到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的正确性
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英国.领航]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0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摘编自任世江《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美国.追赶]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而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 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东方竞渡]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历史与社会》

  1. (1) 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2. (2) 这一时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变化的原因(从政治、科技两个角度分析)
  3. (3) 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 . 镇压太平天国运 B . 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维护清朝统治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段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  )           
A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 .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 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D . 没有涉及政治层面改革
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 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 . 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 .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 . 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1872年到1875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1人和8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步逐渐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 . 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B . 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 .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 . 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    )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民族、民权、民生    ④变法图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③①
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清末状元是(   )
A . 张謇 B . 荣氏兄弟 C . 卢作孚 D . 侯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