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知识点题库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     )


A . 苏联     B . 日本 C . 美国 D . 德国
东欧剧变开始的时间应该是(     )


A . 1953年    B . 1985年      C . 1989年   D . 1991年
“横空出世一战中,工业军事显威名;七十四载旗帜红,大厦倾覆两极终。”这句话描述的是(     )

A . 美国的崛起    B . 印度的重建    C . 德国的分合    D . 苏联的兴替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 

A . 苏维埃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B . 由无产阶级控制国家政权 C .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D . 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材料一: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老的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列宁全集》

材料二: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材料三: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1991年,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强大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轰然解体了,美苏两极格局到此结束。

——九年级《历史》下册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俄国的无产阶级是怎样夺取政权的?列宁为了建立新社会制度进行了什么探索活动?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斯大林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做出了什么贡献?   
  3.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一些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进行了哪些重要的改革?改革的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 (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重要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与俄国(苏联)的关系更显得变幻多端、色彩斑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打响后,俄国人再也不愿意站在门外看热闹了,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向英法两国表示对于“有关欧洲共同利益”的要求,愿意与英法携手合作。……1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材料二  李大钊:“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三  在结束对德作战整整3个月后,苏联履行自己的诺言,……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援助,也为反法西斯盟国最终击败日本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尼布楚条约到叶利钦访华》

材料四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世界的政治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 (1) 材料中“战争”和“最大的利益”分别指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和毛.泽东共同颂扬的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开创性意义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诺言”是在哪次会议上承诺的? 为了履行“诺言”苏联又采取了怎样的实际行动?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解体的影响。   
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改革是( )       
A . 日本的明治维新 B .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C . 俄国的1861年改革 D . 中国的戊戌变法
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按次序对应分别是( )

A . 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 . 理想到现实、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C . 空想到科学、理想到现实、一国到多国 D .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想到现实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 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①③② D . ②③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请回答:

  1. (1) 赫鲁晓夫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进行改革的?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赫鲁晓夫改革作一简要评价。
  2. (2)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苏联“垮了”是在哪一年?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   
  3.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改革,改革较为突出的是哪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在政治上的改革措施。
  4. (4) 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政党,纷纷丧失政权。请你写出东欧剧变的三个表现。
  5. (5) 中国和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曾经存在过什么问题?中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匈牙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果如何?   
世界历史波澜壮阔,大国兴衰构成重要篇章。回眸其中一国的演变历程,排序正确的为(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 . 美苏冷战对峙使苏联陷入困境 C . 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 . 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请对比下面如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有(    )

①常规武器    ②轻工业    ③航天技术    ④新兴产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经济深受重创,战后工人运动高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发达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有人说,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彻底解决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后顾之忧。

材料三:1991年12月27日,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对德国电视二台发表谈话时表示,对苏联的解体感到“羞愧”和“耻辱”。莫斯科出版的《独产报》直接指出:“是的,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1. (1) 写出材料一所处时代的国际格局。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苏两国怎样的关系?在这一过程当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彻底解决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后顾之忧。”
  3. (3)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说明(    )
A .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B . 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更有优越性 C . 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 社会主义道路只适合中国的国情
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导致苏联共.产.党“自己打败自己”的根源发生在(  )
A . 新经济政策时期 B . 斯大林时期 C .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
A . 冷战开始 B . 华约成立 C . 欧盟崛起 D . 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