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知识点题库

请为姜夔绝句《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选出正确的句子,并进行排序。(      )

①西窗一雨无人见②细草穿沙雪半销③秋来东阁凉如水

④吴宫烟冷水迢迢⑤一夜吹香过石桥⑥梅花竹里无人见

A . ②⑤①④ B . ④⑤①② C . ③⑤⑥② D . ②④⑥⑤
,川泽纡其骇瞩。(王勃《滕王阁序》)

阅读下面这首诗后回答问题。

阁夜

清·梁佩兰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里,秋气森归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注: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1. (1) “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 (2) 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酒  婆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

首善街上人家,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交钱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账。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竟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 (1) 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 (2) 小说为什么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

  3. (3)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借老板的口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

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 (1) 词的上片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 (2) 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
  2. (2) 《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名句默写
  1. (1) 杜甫《蜀相》中用“”描写祠堂景色,以乐景写哀情。
  2. (2) 《书愤》中,诗人用典明志,抒发了大志落空、壮志未酬的愤懑与悲怆“

    ”;而李白则用“”来一吐长安三年的郁结之气,表达对权贵的蔑视。

  3. (3)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将抽象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4. (4) 读到屈原《国殇》中“”两句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楚国将士披坚执锐的雄姿和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
  5. (5) 古诗词中,“芳草“、斜阳”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范仲淹的《苏幕遮》“”两句,就是借“芳草“、斜阳”来表达诗人的乡思离情。
  6. (6) 范仲淹的《苏幕遮》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均描写了秋江之景,前者用“秋色连波,”描绘出迷离空濛、寒凉凄清的秋波,后者则用“漫江碧透,”营造出了澄澈空明、昂扬奋进的氛围。
  7. (7) 辛弃疾的《菩萨蛮》“”化用屈原《楚辞·湘夫人》中的“目眇眇兮愁予”句,抒发了一怀愁绪,最后听闻鹧鸪的啼声,使他愁上加愁。
按要求填空。
  1. (1) 分野中峰变,。()《终南山》)
  2. (2) ,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 (3) 周邦彦在《苏幕遮》中写到自己梦回故乡的词句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蜀相》中杜甫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2. (2) 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 (3) 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古诗文默写。
  1. (1)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2. (2)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3)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 (周邦彦《苏幕遮》 )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是指这一乐章以山崩地坼的气势开端,然后转为如怨如诉的温婉,欢乐闲适的情绪就在这温婉中绵延。 B .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句中“共”字强调了春江与明月天然的诗意联系,“生”字又赋予了明月与潮水生命热情。 C . 《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前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后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 D . 《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只ー个“举”字,便刻画了荷花的动态,作者用寥寥几笔营造了活泼清远的词境。
阅读宋词两首,完成下面小题。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 (1) 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之荷,《系裙腰》所写的是之荷。
  2. (2) 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 (1) 两首词都写到了同一个意象,但时间有别,《苏幕遮》写的是  ,《系裙腰》写的是 。
  2. (2) 两首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问何日藕、几时莲”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苏幕遮

宋•朱敦儒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1. (1) 这首词的上片是运用何种手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
  2. (2) 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片相比,本词下片塑造的词人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①侵晓:快天亮之时。②吴门:即现在的江苏苏州。

  1. (1) 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上下两片景与情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
  2. (2) 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请赏析这两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峡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家贫,刻苦学习。1043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工诗文,晚年作品《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1. (1) 通常情况下,烟霭都是白色的,在这首词里作者写“寒烟”却着一“翠”字,对此该如何理解?

  2. (2) 赏析这首词在摄景取物上的特点(与他人抒写羁旅愁思的作品比较),并探究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 ,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①庾郎:庾信。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②率地春袍: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

  1. (1) 这首词“翠色和烟老”中的“老”字用得极妙,请分析其妙在何处。
  2. (2) 宋代沈义父在其所著《乐府指迷》中曾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并指出作者借咏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