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则获邑,则得城

A . 秦王恐其璧,乃辞谢。 B .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C . 成以其小,之。 D . 英雄业。
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 .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 . 洎牧以谗诛
,来者犹可追。            (《论语》)

《离骚》 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纵然九死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 . 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林冲是体现小说主题“官逼民反”的典型形象。 B .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出色的辞赋,陶渊明的诗文,兼取平淡与爽朗,语言浅切朴素,形成了“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文学成就为东晋最高。 C . 俄国作家契诃夫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只进行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皆以短篇小说享誉世界。 D . 沈从文的《边城》在摹写边城人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失落的痛心,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六)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七)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伤勇。”(《离娄》下•二三)

  1. (1)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只有无耻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B . 孟子认为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就赶不上别人。 C . 孟子认为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D . 孟子认为行事过程中处在两难的情况下要以知耻为行事标准,否则有损于义。
  2. (2) 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孟子说的“人不可以无耻”中耻的对象是什么,请简析。

君子坦荡荡,。(《论语》)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得下(yàn)    奉之繁(mí)    牧以谗诛(jì) B . 弊在秦(lù)     赂秦耶(lǜ)    弃之如草(jiè) C . 霜露(bào)      小则获(yì)    革灭尽之际(dài) D . 胜负之(shǔ)    岁不我(yǔ)    思先祖父(jué)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 B . 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C . 惜其用武不终也 D . 战败亡,诚不得已
下列对《伶官传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用“呜呼”开篇,落笔兴叹。接着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B . 第二段承接首段,先概述庄宗先父的遗恨、遗志,接着概述庄宗接受遗命,为父报仇的史实,照应首段的“盛”与“得”。这段叙事是重视“天命”的表现,不但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同时也为下文写庄宗的“衰”与“失”而张本。 C . 第三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史。首先以“方其”句紧接上文,用“其意气”之句回应了首段的“盛”与“得”。接着写庄宗的“败亡”。 D . 第四段,先评论庄宗的盛衰成败,从而推出更为普遍的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对前面议论的重要补充和生发,也是对开篇中心论点的进一步发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乱世,而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坏,至于如此;然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不可见者。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 , 曰郑遨、张荐明。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注】①俛:同“俯”。

  1.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当时可道者何少也                    怪:对……感到奇怪 B . 风俗坏                                隳:毁坏 C . 吾又以谓必有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    负:辜负 D . 处乎山林而麋鹿                        群:与……为伍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乱世   青,取之于蓝,而青 B . 嫉世远去不可见者             与战胜得者,其实百倍 C . 泯没而无闻                   师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 吾得二人                     积土成山,风雨兴
  3. (3)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行传》是欧阳修著的史书《新五代史》中的一个合传,记载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本文是这个合传的序。 B . 序文的第一节是这篇序的主体,交代作传的缘由。作者先感叹五代之乱,又感叹忠臣义士之少,但坚信必有节义之士,尽管搜寻困难,但终有所获。文字迂回曲折,层层深入。 C . 从第二节起,作者分别记载了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有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郑遨、张荐明,有坚守道义的石昂,有宁死不屈的程福赟,有恪守孝悌之道的李自伦。 D . 欧阳修对于几个传主的叙述,方式富于变化,但有一个句式“吾得一(二)人焉”却四次反复使用,以反映搜求不易。叙述、评议和感喟交织在一起,回环往复,令人回味无穷,深得太史公笔法神理。
  4. (4)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

    ②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

下列各项中对“诚”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能衔哀致

知其如此

③所谓天者难测

④而神者难明矣

A . ①和②相同 B . ③和④相同 C . ②和③相同 D . ①和④相同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 吾将买田而归 B . 今画者乃节节而 C .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 D . 与可令予作《洋州三十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醉白堂记

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 , 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羨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羨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 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

    方其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文采于后世        表:表露 B . 太平              致:传达 C . 而皆有心焉          侈:夸大 D . 方其形于一醉也      寓:寄托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乃泣书之              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 . 所欲哉              且行千里,谁不知 C . 忠献公贤于人也远矣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谓也 D . 忠彦告                皆好辞而赋见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首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 . 作者通过古之君子与后之君子的比较,来说明真正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远远超过他们的名声,从而烘托出韩琦就是一位难得的君子。 C . 文章通过对韩白的比较,颂扬了韩琦才华出众,功勋卓著,却不以功高自诩的谦谨态度,也否定了他恬退的志趣。 D . 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实近,似泛实切,颇能表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

    ②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

  5. (5) 用斜线(/)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

    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