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坐:陪……坐着。 B . 子路,行行如也                              行行:有能力的样子。 C . 不启,不悱不发                       愤:愤怒。 D . 贤贤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易:改变。
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 . 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 . 体现了孔子言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C . 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D . 体现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
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 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   舍瑟而作   春服既成 B . 风乎舞雩    喟然叹曰   端章辅     鼓瑟稀 C . 因之以饥馑   恃坐      裕乎沂     宗庙会同 D . 千乘之国     冉有     无吾以也    夫子栖之
李煜《虞美人》中,用形象的比喻抒写愁思之深之浓的诗句: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注]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 (1) 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 . 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 . 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 (2) 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对下列画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 . 如其礼乐,以君子      俟:等待 C . 异乎三子者之          撰:撰写 D . 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鼓瑟希 B . 莫春者,春服既成 C . 早缫而绪 D .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如会同,端 B . 赤也为之 , 孰能为之大 C . 乎舞雩 D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 .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 . 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女子和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 . 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 B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相。 C .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就要停了,铿的一声,又猛地弹了起来。 D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起到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请仿照画线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观点鲜明,句式一致。

北大教授李零认为,孔子是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是一个无权无势,却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

我认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