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红楼梦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 . 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资源。 C .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D .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红楼梦》的异名下列哪个不是?(   )

A . 《石头记》 B . 《风月宝鉴》 C . 《太虚幻境》 D . 《金陵十二钗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周汝昌:65载红楼情

京梅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1947年,一次偶然的机遇,周汝昌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曹雪芹好友敦敏的诗集,并根据其中六首吟咏曹雪芹的诗,写下了第一篇红学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民国日报》上。已是名家的胡适见到后,主动给他写了一封信。从此,两人有了交往。1948年,周汝昌向胡适借阅他收藏的极为珍贵的“甲戌本”( 《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胡先生慨然允诺。当年暑假,周汝昌将这部书带回老家,花费两月时光,用墨笔和朱笔工楷把书抄录一遍,并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应当依据《甲戌本》,加上《庚辰本》以及有正书局的《戚序本》,整理核订出一部接近曹雪芹原著的版本,不要再宣扬、散布那种被伪续者大肆删改的《程乙本》了。见到周汝昌的信,胡先生当即回复说:“这是笨重的工作,故二十多年来无人敢做。你若肯做此事,我可以给你一切可能的便利与援助。”

正是从那一天起,周汝昌开始了他长达60多年的“红楼”之旅,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历经种种曲折,直到2004年5月1日,一部10卷本的《石头记会真》(对 11种《红楼梦》古抄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才正式出版。

一愿已酬,然此时距他当初慷慨激昂向胡先生提出建议已历56年矣!周汝昌百感交集赋诗道:“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

周汝昌出版的第一部红学专著,是40万字的《红楼梦新证》,其时(1953年)他正在四川大学任教,后来听说此书在当时的北京文代会上差不多人手一册。《红楼梦新证》后来也成为毛.泽东的枕边书。毛在他自己的文章《评读五部经典小说》中,有两处提及该书。

周汝昌是一位博学、勤奋的真学者,其治学初以语言、诗词理论、笺注、赏析和中外文翻译为主,国学基础博厚,一生著作可谓等身,自1959年出版 《范成大诗选》后 ,又连续出版《白居易诗选》《杨万里选集》《诗词赏会》《岁华晴影》等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究专著数种,而他自己也极善诗词,所作诗词曾得到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赞叹。此外,周汝昌的书法也极有造诣,自谦“不是书法家”的他,自幼研习欧楷笔法,20岁后深研“兰亭”,所写瘦金体,刚风俊骨,墨采焕然。只是受视力所限,70岁后便极少动墨,这也是周汝昌书法作品存世稀少的原因。周先生还擅长京剧,据说当年燕大舞台上,“周氏小生”曾经倾倒过无数“粉丝”。

有人说,曹雪芹痴,写《红楼梦》用了10年;周汝昌更痴,研究《红楼梦》用了65年!从青年时起,周汝昌双耳便逐渐失聪,戴助听器还得别人在他耳边高喊。1975年他的左眼又因视网膜脱落失明,右眼则需将两个高倍放大镜叠在一起才勉强可以看书写字。此后的岁月,他几乎每天就是趴在一张简易的旧折叠桌上,凭着仅存的一丝视力,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在小纸片上,由他女儿将它们誊写在稿纸上、敲击到电脑中。近年,他的双目已完全失明,仅剩余些许听力,写作也只好改成了口述的方式……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老人才思泉涌,后又出版了《谁知脂砚是湘云》《红楼真本》等数部专著。

《红楼梦》对广大读者有着巨大的魅力。时至今日,这魅力之后则是无数巨大的商机。近年来,围绕《红楼梦》研究,不知不觉间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商业产业链,从出版、影视、旅游,到各种文化活动、学术会议……据估算,一本《红楼梦》产值已达数十亿!《红楼梦》正迅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楼梦”。而被公认为中国红学三泰斗(胡适、俞平伯、周汝昌)之一的周先生,却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在常人看起来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周先生只是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他说:“我心中常有几段妙曲,几幅佳画,几声入耳之言,几处动人之色,又何须外求乎?”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1. (1) 周汝昌先生的博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2. (2) 文章最后说“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从文中看,周汝昌先生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简要概括。

  3. (3) 周汝昌先生身体不便,生活简朴,却“很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请根据文章内容,就“苦和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感想。

《红楼梦》中“木石前盟”是一个很凄美的故事,请说说它的内容。

根据下列名著的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
  1. (1) 《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有人戏称“奇谋”为“掉包记”,请写出“奇谋”的具体内容。
  2. (2) “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联称赞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红楼梦》中,“紫鹃料是要绢子,便叫雪雁开箱,拿出一块白绫绢子来。黛玉瞧了,撂在一边,使劲说道:“有字的。’紫鹃这才明白过来,要那块题诗的旧帕。只得叫雪雁拿出来,递给黛玉。”请概述与“旧帕”相关的情节。
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的人是(   )
A . 贾敏 B . 贾珠 C . 贾环 D . 贾政
《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担心石头上的故事“世人不爱看”,因为故事写的不过是“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小才微善”的意思是,有点小才情、小长处。你是否同意用“小才微善”来评价宝钗、探春和王熙凤呢?请从三人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说明理由。
下列从《乡土中国》视角理解《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费孝通认为“富有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这就可以理解贾府鼎盛时大观园可以包容下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以及宝琴、岫烟等远亲,而贾家一败,这些人便“树倒猢狲散”。 B . “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非但是有形的,而且是在心理上的。”宝玉虽然跟着姐姐妹妹们搬到大观园,和她们往来频繁,但仍住在自己的院子里,正体现他“男女有别”的观念。 C .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探春为了开源,出租大观园中荒置的田地给嬷嬷们,靠与嬷嬷们之间的人情才能实现。 D . “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林黛玉有不足之症,难以担当传宗接代的大任,因而在宝玉的婚事上,贾府长辈必然选择让宝钗走上花轿。
《红楼梦》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下面两段话分别出自谁人之口?结合说话人的形象简要赏析。

 ①“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②“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选出对《红楼梦》中的诗句影射或关联的人物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 .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贾探春) B .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史湘云) C .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前生心已碎,死后性空灵。(王熙凤) D .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贾宝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人物姓名: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和

宝钗金锁上写的字是  ,通灵宝玉正面写的字是

贾政生辰日,元春进封  ,加封  正是宁府的双喜临门日。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个灯谜是  制作,用来考  的,谜底是  。

 虽然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在接受赵姨娘好处后,还是与赵姨娘合谋算计  和宝玉,妄图用  害死二人。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黛玉借花残、花落来抒发自己命运的悲切之情,表示世上只有这些花能和自己相互理解的诗是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适值  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  )、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借贾政之名把宝玉叫去玩乐了一天,不明底细的袭人和黛玉为他操了一天的心,黛玉来看宝玉,却吃了  的闭门羹。

宝玉自见了秦可卿之弟  的出众人品,心中似有所失,暗自叹息自己荼毒了“富贵”二字。

宝玉生日时,在红香圃众人行的酒令是 ,在怡红院行的酒令叫传花。

熙凤接受协理宁国府的工作时说:“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你在文中是否看到熙凤请教贾珍和王夫人?就此分析熙凤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至院外,就有跟贾政的几个小厮上来拦腰抱住,都说:“今儿亏我们,老爷才喜欢,老太太打发人出来问了几遍,都亏我们回说喜欢;不然,若老太太叫你进去,就不得展才了。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世人的都强。今儿得了这样的彩头,该赏我们了。”

被小厮抱住的人是谁?引得老爷喜欢的是什么事?几个小厮讨赏的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刘姥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吝笔墨塑造的一位乡下老太太形象。第四十回写行酒令时,别人的行酒令颇有文釆,而刘姥姥的行酒令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惹得众人捧腹。有人认为刘姥姥不识字没文化很正常;有人认为她虽然不识字,但她也不愚。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内容加以阐释。
课堂笔记是学习和复习时的重要工具。但有时因为粗心等原因笔记中会出现一些错误。下面从某同学笔记中摘取一些内容,其中分别都有一项是有错误的,请你找出来。
  1. (1) 下面是关于第二单元戏剧单元的笔记要点。( )
    A . 元杂剧的典型结构是四折,每折按一个宫调演唱。课文《窦娥冤》(节选)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耍孩儿”等都是“正宫”调下的曲牌。 B . 课文《窦娥冤》(节选)写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告别,反复叮咛,更进一步点明窦娥所受的冤屈,刻画出了窦娥的善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悲剧性更强。 C . 《雷雨》中周朴园四次问侍萍,从“你―你贵姓?”“你姓什么?”到“你是谁?”“哦,你,你,你是―”鲜明地显示他内心渐趋紧张。 D . 《哈姆莱特》中,虽然英国王子哈姆莱特装疯,但是通过他曾经的妻子奥菲莉亚的话,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哈姆莱特高贵的品质。
  2. (2) 下面是关于第二单元的笔记要点。( )
    A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参加《人民报》创刊纪念会时针对欧洲 1848 年革命意义的演说。 B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在其葬礼上的讲话,赞扬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光辉一生。 C . 秦王嬴政接受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身在被逐之列, 于是作此书劝谏。这是李斯的《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 D .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是他参加武装起义,事败被捕之后, 在监狱中写给妻子的家书,被称为“民国最美家书”。
  3. (3) 下列关于《红楼梦》楹联摘录的笔记,有对应错误的。(     )
    A .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悬挂于荣禧堂。 B .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悬挂于太虚幻境。 C .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悬挂于沁芳亭。 D . “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悬挂于潇湘馆。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从《红楼梦》人物林黛玉、薛宝钗、香菱、贾惜春中选择一位作为例子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和观点一致,分析紧扣原著,语言准确、通顺,不少于100字)
“下列有关《红楼梦》原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只选一项不得分)是(   )
A . 回目“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中,“醉金刚”是倪二,他行侠仗义借给贾芸钱财;“痴女儿”是丫鬟小红,她丢失的手帕被贾芸捡到,从而惹出一段儿女情。 B . 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与她有关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等。 C . 《聪明累》一曲演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主要写王熙凤耍尽权谋机变,图财害命,最终落了个凄惨的结局。 D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是结海棠诗社时林黛玉拟写的咏菊诗句,由此显露出她素雅高洁的情趣和性格。 E . 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习写诗,在被众人接连否定之后仍苦苦追求,终于在梦中得到一首好诗,薛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好学。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黛玉夜访怡红院,敲门时,正好晴雯正在气头上,得知是黛玉后,借故说都睡下了,不给黛玉开门。黛玉气得哭了半夜,次日见了宝玉也不理睬。 B . 一次宝玉回来后,一头滚进王夫人的怀里,又要和彩霞说笑,这不禁引起贾环的嫉妒,他便装失手推翻烛台,烫伤了宝玉的脸。 C . 史湘云规劝宝玉要留心“仕途经济”,宝玉听了后,说了些“若黛玉也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 了”之类的话,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 D . 元妃送出灯迷让大家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贾母见元春喜欢,也命人制作灯谜让大家猜,还请来了贾政,整个聚会的气氛融洽欢快。 E . 初秋季节,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于是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 ,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红楼梦》主观题

判词

枉自温柔和顺 , 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是谁的判词?②“温柔和顺”概括的是人物的,③“似桂如兰”暗指人物,④⑤各指谁?“子无缘”则是指花袭人最后嫁给了优伶蒋玉函,而没有与贾宝玉成就姻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