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科学探究:力的合成 知识点题库

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 N、6 N、7 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 17 N、3 N B . 17 N、0 C . 9 N、0 D . 5 N、3 N
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 . 合力F的大小等于分力F1的大小加上分力F2的大小 C . 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D . 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物体受到的力
如图所示,教室里同一块小黑板用相同的细绳按四种方式竖直悬挂着,其中α<β则每根细绳所受的拉力中,数值最大的是(   )

A . 甲图 B . 乙图 C . 丙图 D . 丁图
在水平面上放有一个物体,水平力F=10N作用于物体,现要在物体上施加一个力F′,使F与F′的合力沿OO′方向,OO′与F之间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sin37°=0.6  cos37°=0.8)求:

⑴F′的最小值是多少?

⑵此条件下F与F′的合力F的大小.

在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通过细绳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2. (2)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       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A .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3. (3) 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N;图2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力中,可能使小球平衡的一组是(   )
A . 2 N,3 N,6 N B . 1 N,4 N,6 N C . 35N,15 N,25 N D . 5 N,15N,25 N
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②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若F表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F1、F2的合力,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如图所示,对下列课本插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图甲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中,用到了物理微量放大法 B . 图乙比较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用到了比较法 C . 图丙中,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 . 图丁中,金属电阻温度计常用纯金属做成,是利用了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
李明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甲所示.

图片_x0020_1068319122

  1. (1) 试在图甲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 (2) 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 .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 . 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 . 若只增大某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要调整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即可
  3. (3) 图乙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 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那么,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图中三条细绳结于 点且分别与两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相接.

①实验步骤如下:

A.弹簧测力计 挂于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 点;

B.结点 下面的细线挂钩码

C.手持弹簧测力计 缓慢向左拉,使结点 静止在某位置

D.记下钩码质量数,结点 的位置,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记录

②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答:(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木板不竖直

B. 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

C.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没有保持水平

D.改变弹簧测力计 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时,结点 的位置发生变化

③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如图甲、乙为某小组进行“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的装置图.

图片_x0020_266762853

  1.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微小量放大法
  2. (2) 本实验操作中应满足的要求是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A .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 两根细绳的方向必须垂直 C .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D .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3. (3)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甲图中C的示数为N.
  4. (4) 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在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显示的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图片_x0020_729382624

  1. (1) 图乙中的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数值;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 (2) 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理论值是否会发生变化?答(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 (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物理模型法
  4.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分力的值稍大一些较好,便于减小作图误差 B . 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越好,同时在实验中应注意弹簧测力计与细线应始终平行纸板但不与纸面接触 C . 两分力的夹角应取90°较好,便于之后运算中采用勾股定理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D . 在同一实验中,两次实验操作O点的位置不能变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B . 静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 C . 所有弹力的产生都伴随着形变 D .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的力的图示。

图片_x0020_144692999

  1. (1) 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为N,那么图中C的示数为
  2. (2) 乙图中的F与 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填 F 或 F' );
  3. (3) 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A . 理想实验法 B . 等效替代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建立物理模型法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N、最小刻度为0.1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可从图中读出。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2 图片_x0020_100023

  1. (1) 本实验需用到的器材(除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三角板、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
  2. (2) 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N和N;
  3. (3) 在图中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4. (4) 通过测量,得到合力大小为N。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其合力可能为0的是(   )
A . 5N,7N,8N B . 2N,3N,5N C . 1N,5N,10N D . 1N,10N,10N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结点O连接三条细线,其中一条细线另一端与橡皮条连接橡皮条的另一端固定在钉子P上,另外两条细线分别连接着弹簧测力计A、B。实验时需要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以及三条细线的方向。

  1. (1) 某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该示数为N。
  2. (2) 另一小组同学做该实验时,记录两条细线的拉力,并在图乙中画出了力的示意图,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N。(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 (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

    ①已有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带细绳套的橡皮筋、铅笔,还需要选取

    A.    B.    C.    D.

    ②实验中,需要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A.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适当大一些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拉橡皮筋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木板并平行于木板

  2.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入射小球A与被碰小球B半径相同。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落点的痕迹,M、P、N分别为落点的痕迹,O点是重锤正下方一点。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在记录纸上留下多个痕迹,用一个最小的圆周分别将这些痕迹圈在圆内,如图乙所示。

    ①小球A的质量应(选填“>”、“=”或“<”)被碰小球B的质量,其理由是

    ②小球A碰前在记录纸上的落点距O点的距离为cm。

图甲中一个人单独向上用力F提着一桶水,水桶保持静止:图乙中两个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共同提着这桶水,水桶保持静止。则(   )

A . 的大小一定比F小 B . 的大小一定比F大 C . 之间的张角越大,越大 D . F的大小一定等于的大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