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知识点题库

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 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计量系数n的值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2SO2(g)+O2(g)  2SO3(g)△H<0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 当v(SO2):v(O2):v(SO3 )=2:1: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 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 , 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用亚硫酸溶液无法制取硫酸溶液

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升高温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C

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D

Ksp小的沉淀易向Ksp更小的沉淀转化

CaSO4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3)=0.01 mol/(L•s) B . (O2)=0.00l0 mol/(L•s) C . (NO)=0.00l0 mol/(L•s) D . (H2O)=0.045 mol/(L•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B . 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2和CO2 , 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 C .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D . 在“中和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 ,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 Z为0.3 mol•L﹣1 B . Y2为0.4 mol•L﹣1 C . X2为0.2 mol•L﹣1 D . Z为0.4 mol•L﹣1
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图片_x0020_39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 (1) 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mol/(L·min)。
  2. (2) 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 (3) 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 , 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 , 则v3v1(填“>” “<”或“=”),且c31.0mol/L(填“>” “<”或“=”)。
  4. (4) 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下列四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 . v(H2)=0.1mol /(L·min) B . v(N2) =0.1mol /(L·min) C . v(NH3)=0.15mol / (L·min) D . v (N2)=0.02mol /(L·s)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装置如图A所示,主要步骤①在a试管中按2∶3∶2的体积比配制浓硫酸、乙醇、乙酸的混合物;②按A图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b试管所盛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加入几滴酚酞试液)中;③小火加热a试管中的混合液;④等b试管中收集到约2 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下b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中液体分层;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④中可观察到b试管中有细小的气泡冒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A装置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到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步骤⑤中分离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
  3. (3) 为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b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编号

    试管a中试剂

    试管b中试剂

    测得有机层的厚度/cm

    A

    3 mL乙醇、2 mL乙酸、1mL 18mol·L-1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5.0

    B

    3 mL乙醇、2 mL乙酸

    0.1

    C

    3 mL乙醇、2 mL乙酸、6 mL 3mol·L-1H2SO4

    1.2

    D

    3 mL乙醇、2 mL乙酸、盐酸

    1.2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mL和mol·L-1

    ②分析实验(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浓硫酸的吸水性能够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是

    ③加热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但实验发现温度过高乙酸乙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经过洗涤,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甲醇是一种优质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 (1) 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T1温度下,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反应速率v(H2)=

    ②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一定条件下,CO2、和CH3OH的浓度相等

    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2的同时生成1 mol CH3OH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混合物中n(CH3OH)/n(CO2)增大的是

    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升高温度         

    D.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④求此温度(T1)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⑤另在温度(T2)条件下测得平衡常数K2 , 已知T2>T1 , 则K2K1(填“>”、“=”或“<”)。

  2. (2)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

    则1 mol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时反应的ΔH=(用含ΔH1、ΔH2的式子表示)。

  3. (3) 用甲醇在熔融的碳酸盐中也可制作成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的正极通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v(W)=3v(Z) B . 2v(X)=3v(Z) C . 2v(X)=v(Y) D . 3v(W)=2v(X)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 .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反应3A(s)+3B(g) = 2C(g)+D(g),经3 min,B的浓度减少0.9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A .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B . 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是3:2:1 C . 在3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D . 在3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C表示是0.3 mol·L-1·min-1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 (2) 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 (3)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H2)=υ(H2O)            d.c(CO2)=c(CO)

  4. (4) 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把0.4molX气体和0.6molY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X(g)+5Y(g)  nZ(g)+6W(g)。2min末已生成0.3molW,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试计算
  1. (1) 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 (2) 2min末时Y的浓度为
  3. (3)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
  4. (4) 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
100ml 浓度为2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加入少量浓盐酸 B . 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 C . 加入适量蒸馏水 D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O2 , 发生2NO(g)+ O2(g) 2NO2(g),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① NO、O2、NO2分子数目比是2:1:2

②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的浓度相等

③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⑥2υ(O2) = υ(NO2)

A . ③④⑤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③⑤⑥
下列叙述及对应图示正确的是(   )

A . 图甲是某温度下 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 与pH的关系曲线, 的溶液中: B . 图乙是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 反应时,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 C . 图丙是铁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D . 图丁是常温下,用0.10mol/L NaOH溶液滴定 溶液。则酚酞可作本实验的指示剂,D点为滴定终点
工业上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 , 含少量难溶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铁红(Fe2O3)步骤如下:
  1. (1) 酸浸:用硫酸溶液浸取烧渣中的铁元素。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单位时间内铁元素浸出率的有____(填序号)。
    A . 适当升高温度 B . 适当加快搅拌速率       C . 适当减小硫酸浓度
  2. (2) 沉铁:取10mL“酸浸”后的滤液并加入9gNH4HCO3 , 改变氨水用量,测得铁的沉淀率随氨水用量的变化如图。

    ①为提高铁的沉淀率,应控制氨水用量为。②氨水用量小于4mL时,铁的沉淀率几乎无变化,其原因可能为

  3. (3) 过滤:“沉铁”后过滤,滤渣中含有FeOOH和FeCO3 , 滤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填化学式)。
  4. (4) 焙烧:FeOOH和FeCO3高温焙烧后均可得到铁红,写出FeCO3高温焙烧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具有吸收强紫外光线的能力,可以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CO3F)制Ce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 (1) CeCO3F其中Ce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焙烧”过程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焙烧效率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3. (3) 操作①所需的玻璃实验仪器有烧杯、
  4. (4) 上述流程中盐酸可用硫酸和H2O2替换,避免产生污染性气体Cl2 , 由此可知氧化性;CeO2 H2O2 (填“>”,“<”)
  5. (5) 写出“沉铈”过程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沉铈”中,Ce3+恰好沉淀完全[c(Ce3+)为1.0×10-5 mol/L,此时溶液的pH为5,则溶液中c( )=mol/L(保留2位有效数字)。(已知常温下Ka1(H2CO3)=4.3×10-7 , Ka2(H2CO3)=5.6×10-11 , Ksp[Ce2(CO3)3]=1.0×10-28)。
  6. (6) Ce4+溶液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NOx减少空气污染,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以NO2为例)

    ①该反应中的催化剂为(写离子符号)

    ②该转化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