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知识点题库

据《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
  1. (1) 晶体硅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O2(g)═SiO2(s)△H=﹣989.2kJ•mol1 , 有关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Si﹣O

    O=O

    Si﹣Si

     键能kJ•mol1

     x

     498.8

     176

    已知1molSi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则x的值为

  2. (2) 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 .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 . 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 C .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 . 寻找高效新催化剂,可以使反应SiO2+2C Si+2CO↑在常温下发生,是硅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
  3. (3) 工业制备纯硅的反应为2H2(g)+SiCl4(g)═Si(s)+4HCl(g)△H=+240.4kJ•mol1 , 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被吸收,则上述制备纯硅的反应过程中(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 kJ.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A . ③⑤⑥⑦⑧ B . ③⑤⑥ C . ①③④⑤⑥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
硫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2 , S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被氧化为SO3 , 其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g)+O2(g)═SO2(g)△H=﹣297kJ/mol,SO2(g)+ O2(g)⇌SO3(g);△H=﹣98.3kJ/mol.如图是上述两个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Ⅰ表示0.4mol SO2(g)、1.6mol SO3(g)、0.2mol O2(g)具有的能量,Ⅲ表示64gS(g)与96g O2(g)所具有的能量.

  1. (1) Ⅰ→Ⅱ的反应是(填“吸热”,“放热”)反应.
  2. (2) c为KJ.
  3. (3) 图示中b的大小对Ⅲ→Ⅱ反应的△H的影响是      
    A . △H随着b的增大而增大 B . △H随着b的增大而减小 C . △H随着b的减小而增大     D . △H不随b的变化而变化
  4. (4) 图中的d+e﹣b=KJ.
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H=﹣221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kJ•mol﹣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 B . 2mol C(s)在1mol O2(g)燃烧,放出221 kJ热量 C . 1L0.1mol/L H2SO4溶液与1L0.1mol/L 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热量 D .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 B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炭化 C . 浓硫酸可作H2、NH3等气体的干燥剂,表现脱水性 D . 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时发生反应,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已知:①H2O(g)=H2O(l)  ΔH1=-Q1kJ·mol1

②C2H5OH(g)=C2H5OH(l)  ΔH2=-Q2kJ·mol1

③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Q3kJ·mol1

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 . (Q1+Q2+Q3)kJ B . [0.5(Q1+Q2+Q3)]kJ C . (0.5Q2-0.5Q3-1.5Q1)kJ D . (1.5Q1-0.5Q2+0.5Q3)kJ
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H=-46.8kJ·mol-1 , 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
A . 降低温度 B . 增大压强 C . 升高温度 D . 及时移出CO2和N2
氮氧化物和 S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研究它们的转化关系有利于防治污染。已知:
  1. (1) Ⅰ.2NO(g)+O2(g) 2NO2(g) △H1=-113.0 kJ·mol-1

    Ⅱ.2SO2(g)+O2(g) 2SO3(g) △H2

    Ⅲ.NO2(g)+SO2(g) SO3(g)+NO(g) △H3=-41.8 kJ·mol-1

    △H2=

  2. (2) 在 100℃时,将1mol NO2与1 mol SO2的混合气体置于2L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Ⅲ。

    ①2min末测得 SO3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则 v(SO3)=

    ②能够判断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C. 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③正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b点后正反应速率降低的原因:

  3. (3) 在 400℃和 650℃条件下,分别向两个相同体积的密闭容 了器中充人 2 mol NO2 和 2 mol SO2 , 发生反应:NO2(g)+ SO2(g) SO3(g)+NO(g)△H<0,实验得出两容器中SO2与 NO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用气体分压代替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数(Kp),曲线ad对应的容器中平衡后总压为px kPa,曲线bc 对应的容器中平衡后总压为py kPa。

    ①曲线bc 表示的是 650℃条件下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其判断依据是;②400℃条件下平衡常数 Kp=

  4. (4) Li/SO2电池以 LiBr-AN(乙腈)、液态 SO2为电解质溶液,放电时有白色的连二亚硫酸锂(Li2S2O4)沉淀生成。

    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锂电池必须在无水环境中使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u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船底防污漆、杀虫剂等。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氧化亚铜制备

    ①用CuO与Cu在900℃高温烧结可得Cu2O。

    已知:2Cu(s)+O2(g)=2CuO(s) △H1=-314kJ•mol-1

    2Cu2O(s)+O2(g)=4CuO(s) △H2=-292kJ•mol-1

    则反应CuO(s)+Cu(s)=Cu2O(s)的△H3=kJ•mol-1

    ②肼还原制备Cu2O。方法如下:将3~5mL浓度为20%N2H4(肼)水溶液倒入50mL高浓度醋酸铜水溶液中,使Cu2+被还原,并产生氮气。将生成的Cu2O沉淀用水、乙醇和乙醚洗涤。

    生成Cu2O的离子方程式为;肼不宜过量,可能的原因是

    ③电解法制备Cu2O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100018

    电解时阳极生成Cu2Cl2的电极反应式为,Cu2Cl2在溶液中生成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Cu2O与ZnO组成的催化剂可用于催化合成甲醇[CO(g)+2H2(g) CH3OH(g)]。将H2和CO按 =2的投料比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0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中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除温度和压强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1)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 I:CO ( g) + 2H2(g)⇌CH3OH ( g) ΔH1

    反应 II:CO2(g)+ 3H2( g)⇌CH3OH(g) + H2O( g) ΔH2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 (填“I”或“II”)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 I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K ):

    温度

    250℃

    300℃

    350℃

    K

    2. 041

    0. 270

    0. 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0   (填“>”、“< ”或“=”)。

    ③某温度下 ,将 2mol CO 和6 mol H2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n (CO)=0.4 mo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从上表中选择)。

  2. (2) 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

    ①2CH3OH (l)+ 3O2(g) = 2CO2(g) + 4H2O(g) ΔH=-1 275.6kJ• mol-1

    ②2CO (g) + O2(g) = 2CO2(g) ΔH= - 566.0kJ• 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 (3)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电解K2SO4溶液同时制备H2SO4和 KOH 溶液, II 中装入K2SO4溶液( a、b 是离子交换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I 区生成H2SO4 B . a 是阴离子交换膜 C . II 区中的K+进入 I 区 D . III区溶液的 pH 会升高
铜与浓硫酸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试管中溶液变为绿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B试管中先出现气泡,短时间内品红溶液无变化,之后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 (1)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B试管中的现象
  3. (3) C试管中的现象是
  4. (4) 湿碱棉团的作用是
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都是常用的干燥剂 B . 分别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都降低 C . 常温下都可以储存于铝制槽罐中 D . 与铜反应中都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说法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Na2O2具有碱性氧化物通性,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 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 C . SO2具有漂白性,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D . 高纯硅具有半导体性能,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MgF2制取Mg是放热过程 B . 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C . 此条件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I2(s)+Cl2(g)=MgCl2(s)+I2(g)的∆H=-287kJ/mol D . 1molMg(s)和1molX2(g)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molMgX2成键放出的能量
研究发现很熟悉的反应H2(g)+I2(g)=2HI(g) ΔH=-15kJ/mol,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i:I2(g)=2I(g) ΔH1

反应ii:H2(g)+2I(g)=2HI(g) ΔH2

其能量与反应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其速率方程为v=kca(A)· cb(B)

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ΔH10(填“>”或“<”)。
  2. (2) 反应i逆反应的活化能为kJ/mol(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3. (3) 决定总反应速率快慢的是(填“反应i”或“反应ii”)
  4. (4) 各步反应速率方程如表,其中k1k2k3k4分别为v1正v1逆v2正v2逆的速率常数,且仅与温度有关。

    反应i

    反应ii

    v1=k1c(I2)

    v1=k2c2(I)

    v2

    v2=k4c2(HI)

    ①表中v2正=

    ②实验测得总反应速率v=kc(I2)c(H2),则k=(用仅含k1k2k3的代数式表达)。

  5. (5) 将等物质的量的I2和H2置于预先抽真空的特制1L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0K,起始总压强为400kPa;平衡后,总压强为450kPa。体系中存在如下反应关系:

    I2(g) 2I(g)    Kp1=100kPa

    I2(g)+H2(g) 2HI(g)    Kp2

    1500K平衡体系中I(g)的分压为kPa、Kp2=(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g) +Cl(g) =ClO(g)+O2(g)ΔH1 , ClO(g)+ O2(g)=Cl(g)+O2(g) ΔH2。大气臭氧层被消耗的反应是O3(g)+O(g)=2O2(g)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O3(g)+O(g)=2O2(g)的ΔH =E2– E3 B . 反应O3(g) +O(g)=2O2(g)的ΔH=E1- E3 C . O3(g)+ O(g)=2O2(g)是吸热反应 D . ΔH =△H1+ ΔH2
我国提出, 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____(填标号)。
    A . 燃煤脱硫 B . 粮食酿酒 C . 风能发电 D . 石油裂化
  2. (2) 催化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 ),对“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催化重整反应: , 有利于提高 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填标号)。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的容器中加入 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 的转化率是 , 其平衡常数为

    ③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75

    172

    活化能(kJ·mol-1

    催化剂X

    43

    72

    催化剂Y

    33

    91

    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Y(填“优于”或“劣于),理由是

    ④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K减小、K增加       B.v减小、v增加

    C.K、K均增加               D.v增加的倍数比v增加的倍数大

    ⑤在一定温度下,测得某催化剂上沉积碳的生成速率方程为v=k·p(CH4)·[(CO2)]-0.5(k为速率常数)。在 一定时,不同 下积碳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则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下列有关能源和能量转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 . 普通锌锰干电池不含环境污染物,用完后可以随意扔掉,使用方便 D . 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再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宣布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该技术未来有望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
  1. (1) 人工合成转化为淀粉只需要11步,其中前两步涉及的反应如图所示:

    反应:   

  2. (2) 反应Ⅰ进行时,同时发生反应: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物质的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 (3) 乙烯是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①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下,保持其它初始条件不变,重复实验,经相同时间测得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在催化剂甲作用下,图1中M点的速率(填“>”、“<”或“=”),根据图1所给信息,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

    ②一定温度下,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与的浓度关系:(是速率常数),且的关系如图所示,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 反应进行m分钟后达平衡,测得 ,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用含a、b的计算式表示,下同),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工业合成氨反应为       ;下列有关合成氨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氮气和3mol氢气的总能量大于2mol氨气的总能量 B .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 反应中每消耗转移电子的数目约等于 D . 密闭容器中充入充分反应放出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