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知识点题库

钠、铝和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少量钠常常保存在 中(填“煤油”或“水”);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铝粉,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3)铁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 (填字母代号).

A.FeO    B.Fe2O3 C.Fe3O4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右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 . 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 . 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 . 发生的反应为2Na+Cl2═2NaCl
将2.5g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水,制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

  1. (1) 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当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C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3. (3) 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氯气的性质.

  1. (1) 实验时甲同学在A装置中未加入任何试剂,发现B、C中的红色布条均褪色,由此甲同学得出结论:氯气具有漂白性.

    实验时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了某种试剂,发现B中的红色布条不褪色而C中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乙同学得出结论:氯气没有漂白性.

    你认为乙同学向A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甲、乙同学的结论正确的是

  2. (2) 丙同学思考后认为上面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法.你认为存在的缺陷是,解决方法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丁同学在A装置中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观察到A装置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他提出两种可能原因: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使溶液褪色;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褪色的原因(简述实验步骤).
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 . 相同温度时的水溶性:Na2CO3<NaHCO3 C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D . 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2CO3>NaHCO3
Na及其化合物是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钠跟水剧烈反应,生成,此实验说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
  2. (2) 钠有两种氧化物,其中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氧化物是,该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固体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杂质,除去此杂质的简单方法是
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是(    )
A . CuCl2    B . FeCl2    C . CaCl2    D . ZnCl2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并验证氯气性质的装置。其中E瓶放有干燥红色布条;F中为红色的铜网,其右端出气管口放有脱脂棉。

图片_x0020_1470491966

  1. (1) 装置C中盛装的溶液是,D中试剂的作用是
  2. (2) E中的红色布条是否退色?,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反应现象为
  3. (3) 新制氯水呈黄绿色说明其中含有,(填化学式,下同),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其中含有
  4. (4) H中的试剂为,用来吸收多余氯气。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图片_x0020_100026

  1. (1) 实验开始前需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2. (2) 加热玻璃管中的铁丝约1min,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一定量氯气,玻璃管内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用氯气将玻璃管内的少量生成物吹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预测试管中可能产生的现象是。连接B与C的导管较粗,其目的是
已知单质 A、B、C 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 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一种高熔点的物质,丙常温下是一种液体。

图片_x0020_571956093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乙;丁
  2. (2) ①写出 A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甲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将一定量的 A 加入 NaOH 溶液中,产生的 C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36 L,则消耗的 A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变化必然伴随能量变化 B . 化学键可以是相邻离子之间或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 C .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 D . 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增加水的量并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作为广泛使用的抑菌类产品原料,有关氯气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氯气并对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1. (1) Cl2有毒,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文字表述检查这套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方法及现象:
  2. (2) 装置B中所盛试剂是
  3. (3) 装置D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其中所盛试剂能否换成氢氧化钙?并说明理由:
  4. (4) 同学们观察到装置D中红色褪去,并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

    ①ClO-破坏了酚酞的结构;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取少许装置D中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请将后续操作和现象补充完整),证实了假设②不能成立。

  5. (5) 取装置C中所得溶液,观察到溶液呈浅黄绿色,用pH计测量,读数为1.52。

    ①以上信息中可以证明氯气分子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能说明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测量pH时不能用pH试纸代替pH计,原因是

    ②已知:Cl2(g)+H2O(l) H(aq)+Cl-(aq)+HClO(aq)  △H>0,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可逆性:向20 mL饱和氯水中滴加1 mL浓硫酸,利用化学型传感器测量氯化物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从而判断溶液中Cl-的含量。

    200s前,氯化物的含量突然增大的原因可能是;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在200s后,氯化物的含量随时间减小的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 石灰石在高温下可用于消除燃煤烟气中的SO2 C . 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D . 利用催化剂可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氧化汞与氯气反应可制备次氯酸的酸酐Cl2O,Cl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NH3的熔点为-77.8℃,沸点为-3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化汞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O+2Cl2=HgCl2+Cl2O B . 干燥空气的作用是稀释生成的Cl2O C . 装置②中逸出的气体主要为Cl2O D . 装置①和装置②不能用橡胶管连接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 .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 .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 . 氯水放置数天后其酸性减弱
现有①NaClO、②Na2O2、③Fe2O3、④NaHCO3、⑤HNO3、⑥Al2O3等多种重要常见化合物。
  1. (1) 常作为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的淡黄色固体是。(填写序号,下同)
  2. (2) 常用于焙制糕点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作消毒的是
  3. (3) 实验室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是;除了⑤之外,能与NaOH溶液反应(NaOH参与反应)的是
  4. (4)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铝与③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A.将浓盐酸滴入后产生黄绿色气体

B.少量SO2通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出现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

D.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较长时间不变色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所选装置与试剂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制备Cl2

制备并收集NO

配制0.10NaOH溶液

检验CO2中混有的CH4

实验试剂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Cu和稀硝酸

水和NaOH(s)

I中澄清石灰水,II中溴水

实验装置

A . A B . B C . C D . D
              
  1. (1) 任务一:某小组研究的性质,实验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固体,再加入5mL水,振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

    温度由17.6℃变为23.2℃;放置至室温时,试管内无固体

    温度由17.6℃变为17.2℃;放置至室温时,试管内有少量固体残留

    室温时,分别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微红

    室温下,的溶解度大于的实验证据是

  2. (2) 该实验不能说明溶液的碱性强于溶液,理由是
  3. (3) 任务二:为进一步探究的性质,利用传感器继续做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变化

    注:溶液和溶液的浓度相等

    信息提示:溶液越小,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澄清石灰水显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4. (4) 实验③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5. (5) 实验④中,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
  6. (6) 实验④中,滴加溶液的烧杯中溶液的变化与滴加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溶液的烧杯中(填离子符号)参与了反应,写出反应初期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