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点题库

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数……”这一法律规定对当时英国国内哪一政治力量最有利

A . 骑士贵族 B . 大庄园主 C . 工业资产阶级 D . 金融资产阶级
拿破仑把皇冠戴到了自己头上,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在回忆录中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处崩溃边缘,外遭敌人侵略,……在所有现实情景中,我除了通过专政的途径外不可能达到目标。我这样做了。”对法国历史上出现的这一现象认识不当的是

A . 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B . 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政权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的需要 C . 一定程度上符合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D . 启蒙运动的影响还没有深入人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

A . 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B . 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C . 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D . 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树立这一范例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德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坚持自己拥有本国境内的“神职授任权”,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发生争执,结果,格列高利七世开除了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四世只得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据说,亨利四世身穿罪衣,站在城堡门口三天,才获得教皇的赦免。历史上称为“卡诺莎事件”或“卡诺莎之辱”。

材料二 下图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贵族领主住在领地的城堡里,农奴在领地的庄园里劳作。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随意制定法律,铸造钱币,控制贸易,征收税款,而且彼此经常混战。

材料三 中世纪许多城市,经过斗争,在城市内部管理上不受国王或大封建领主的干预。城市居民组织了城市自治机关,选举市议会成员及其他公职人员,设立自己的法庭、税收财政系统,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对封建领主只缴纳定额货币。

  1. (1) 上述材料说明中世纪王权受到哪些制约?
  2. (2) 15世纪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积极意义?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 .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 .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 .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 . 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本原因是(     )

A . 资产阶级具有保守性 B . 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 . 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 . 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

A . 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B .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 . 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D . 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

A . 法国大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英国“光荣革命” D . 德意志王朝战争
美国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在《世界史》中写道:“大多数制定宪法和把全国政府置于宪法之下的人,如华盛顿、约翰·亚当斯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都倾向于贵族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他们不信任平民——他们的目的在于把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平衡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治家对古雅典民主的反思 B . 美国邦联体制的松散性 C . 政治家反对主权在民的思想 D . 政治领袖多出身于贵族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 .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B .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C . 废除君主立宪制 D .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批评家斯图尔特·霍尔曾经在四个层面上对“现代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政治层面——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经济层面——市场经济以及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积累;

社会层面——劳动与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

文化层面——宗教的衰落以及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个人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文化取向。

——摘编自(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现代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严密。)

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B . 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 C . 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 D . 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会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既有传统性又有现代性,在资产阶级政治史上还具有开创性。
“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度设计是(    )
A . 实行总统制 B . 确立三权分立 C . 建立联邦制 D . 实行司法独立
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性,确切地说主要在于(   )
A . 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 . 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C . 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 D . 认为人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图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A . 法国 B . 美国 C . 俄国 D . 日本
1689年,英国议会宣布新国王临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在此之前,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 . 天赋人权 B . 民主共和 C . 君主立宪 D . 权力制衡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
A . 维护各州的权力 B . 争取民族独立 C .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 . 建立民主制度
德皇威廉一世派军队强行拆除了一座私人磨坊,被磨坊主告上法庭。令人吃惊的是,地方法院判决威廉一世败诉,不但要把那磨坊“恢复原状”,还必须赔偿由于拆毁房子造成的磨坊主的一切损失,威廉一世服从了法院的判决。这说明当时的德意志(   )
A . 民主与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B . 权力制衡得以实现 C . 司法部门具有审判的独立性 D . 司法对行政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