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题库

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说:“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论点的是

A . 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 . 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C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D . 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A . 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 .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 . 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1853年定都天京后,杨秀清发布《待百姓条例》,其中规定“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这一政策

A . 促进了农工商业的发展 B .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 .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A . 太平天国比清朝统治更加黑暗腐朽 B . 太平天国坚决反对封建传统道德 C . 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D . 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 . 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 . 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 . 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在论及一次“中国革命”时说:“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 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表明这次“中国革命”( )

A . 促进了各革命阶层的空前团结 B . 其首要革命目标是反对外国人侵 C . 与民族矛盾激化有必然关系 D . 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和排外性质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 .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实质上表明太平天国(    )

A . 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无差 B . 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 . 安排一切经济和社会生产活动 D . 彻底消灭人们的私有观念
“自古取江山,屡先西北而后东南,盖自上而下,其势顺而易……况江之北,河之南,古称中州鱼米之地……今弃之不顾,徒以苏杭繁荣之地,一经挫折,也不必久远。”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据材料回答:

材料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对此,洪仁玕提出哪些观点?试结合史实对其观点加以评论。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A .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 .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 . “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D . 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时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太平天国运动中有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于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在本质上反映了(    )

A . 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大国由盛转衰 B . 农民阶级局限性 C . 清军围剿策略成效显著 D . 太平天国陷入信仰危机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A . 互相矛盾 B . 大同小异 C . 完全一致 D . 互为补充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 (    )
A . 将中国旧式农民起义推到了最高峰 B . 是近代中国首个资本主义发展方案 C . 充分响应“扶清灭洋”的口号 D . 为三民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 .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 B .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战争追梦”主要是指(    )
A . 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B . 金田举义,建号天国 C . 干王理政,颁行新政 D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以下两幅图片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    )

A . 鸦片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B . 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阶级矛盾,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 . 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引发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D .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英国学者柯文楠对近代中国某革命运动的基本看法是:“(这)是一场千百万穷苦农民为了生存,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牺牲的精神发起的革命运动,然而由于客观上的局限性,其政权制度并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理想。”据此判断,这场“革命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国民革命
左宗棠收复新疆,被誉为“中国人的气质”。当时的英国人曾这样评价:“乾隆时代一支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所取得的最辉煌成就”。下列有关收复新疆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A . 左宗棠制定“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 B . 1877年,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势力 C . 1880年,左宗棠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 D . 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