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题库

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认为:“这件功业,与其说是威尔逊(当时的美国总统)等的功业,不如说是列宁的功业;……是马客士(马克思)的功业。”“这件功业”是指( )

A . 二月革命终结了沙皇专制统治 B . 巴黎公社沉重打击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 C . 《四月提纲》开创了俄国历史新纪元 D . 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
③“七月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④《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巩固苏维埃政府
《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巩固苏维埃政权
《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①原因与巴黎公社革命相似——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
②直接目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反侵略反封建
③领导力量与五四运动相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性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 . 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 . 通过了《和平法令》
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较,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    )

A . 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 . 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 . 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D . 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 . 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 . 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 . 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 . 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临时政府迅速地步沙皇政府的后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它没有改编沙皇旧军队建立自己的武装 B . 它未阻止列宁等领导人回到彼得格勒 C . 它继续沿用沙皇政府的外交政策 D . 它没有满足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

A . 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 . 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 . 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 . 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布尔什维克党通过这一决议是由于(    )
A . 沙皇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巨大灾难 B . 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D . 七月流血事件使革命失去和平发展的可能
在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韧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文中的“号召”旨在(    )
A . 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 . 希望与临时政府分享权力 C . 通过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D . 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 . 探索出一条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 .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 . 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 . 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列宁指出:“(十月革命)是沙皇制度的后果,是俄国资产阶级的软弱,而不是我们的意志,也不是因为我们要这样做,而是形势要求这样做。”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沙皇专制直接导致革命发生 B . 资产阶级放弃革命的领导权 C . 革命的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 D . 无产阶级尚未做好革命准备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人民政权通过的决定中,最能反映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的选项是(    )
A . 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战争 B . 建立人民委员会取代临时政府 C . 土地国有,劳动者使用 D . 选举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俄国学者苏汉诺夫说:“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A .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 .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马克思主义 C . 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D .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 .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有人说“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历史的引领者”。“历史的引领者”是指(   )
A . 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 . 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C . 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D .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如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

机构(政府)

3月2日

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

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

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 . 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 . 布尔什维克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 . 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 . 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俄国雇主付给工作过度、生活贫困的工人少得不能再少的工资。1897年,政府将每天最长工作时间限制为11.5小时,但禁止建立工会,并宣布罢工为非法。这些导致俄国(   )
A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 . 克里米亚战争最终失败   C . 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工人容易接受革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