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题库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

A . 巴黎公社 B . 俄国十月革命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改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超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巩固苏维埃政权
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

A .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B . 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C . 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 D .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
“四月提纲”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方式是(   )

A . 暴力革命方式 B . 议会选举方式 C . 土地革命方式 D . 和平方式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

A . 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B . 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 .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D . 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 (1) 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次革命?
  2. (2) 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 (3) 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俄罗斯社会科学家米诺夫写到:“(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因此,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 B . “新的民主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 C . “受教育阶层”指无产阶级 D . “现存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全球文明史》(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

19世纪末,一位参观美国白宫的日本游客在自己极为满意的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民族情绪:“我们使蛮夷痛苦地仰望,我们伟大日本东方帝国的荣耀。”

《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吴楚克著)

无产阶级革命是在抛弃了民族偏见提升到阶级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革命,这在人类革命史和国家史上是从来没有的。……但是矛盾的转化绝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苏联的)问题就出在一些人简单地用社会主义革命代替了民族解放运动,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民族自身的发展。

  1. (1) 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各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 (2) 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它产生了什么危害?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党选进立宪会议!”这表明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主张(   )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利用和平方式掌握政权 C . 与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 主张立即发动武装起义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
A . 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 . 探索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 . 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 . 彻底改变了俄国社会落后面貌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
A . 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 B .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C . 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 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B . 俄国是沙皇专制统治 C . 俄国虽已开展工业化,但广大农村落后 D . 一战给俄国带来了巨大损失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 .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成立人民委员会
1917年9月初,身在芬兰的列宁相继写了《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布尔什维克应当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等文章,指出不能教条地把社会主义革命看成是遥远的未来,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客观条件都已经成熟。这表明列宁(  )
A . 在革命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B . 主张革命分两个阶段进行 C . 决定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彻底决裂 D . 力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1917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
A .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 .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 . 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D . 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使社会主义从一种运 动变成了一种活生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实体。这意味着俄国十月革命(  )
A . 促使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B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 . 推翻了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D . 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阶段
1917年,土耳其的一家地方报纸写道:“这是俄国人民的行动,将来某一天会变成一个太阳并照亮全人类。”而美国的芬兰矿工移民中“一提到列宁的名字心就颤动不已”。在几乎无人知道俄国在哪里的古巴,烟草公司组成了“苏维埃”。这些现象说明俄国十月革命(   )
A . 鼓舞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 B . 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新时代 C . 为俄国实现现代化创造了前提 D . 促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
从总体的方面来看,首先要根据社会性质断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阐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 规律。从具体方面来说,比如从某一性质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则必须从经济状况、政治状 况、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作综合考察,以确定其本身的断限。

——摘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选择材料中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或者对外关系的任一个角度、去对世界近代史进行断限并 阐明理由(断限: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即上限、下限)。(要求:断限清晰、史论结合)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
A .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二月革命的胜利是在彼得格勒决定的,莫斯科和其他大城市、外省以及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和平地接受了2月底3月初彼得格勒的事变。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集中说明(    )
A . 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 . 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成熟 C . 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 . 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