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知识点题库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中共中央这一号召与下列事件密切相关的是

A . “一五”计划实行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国民经济调整

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经济政策的变化 B . 工业结构的调整 C . 农业经济的波动 D . 中苏关系的变化
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  )

A .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 三大改造的完成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 . 中共八大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中共十二大 D . 中共十四大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西之路

1969年,江阴县华西大队创建了最早的小五金厂,但最初是偷偷生产的“地下”工厂。到1978年,它创造了近300万的产值,成为华西村挖到的第一桶金。

1999年,“中国农村第一股”华西村股票在深圳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

2008年10月,华西村首届国际旅游节,邀请到400多位各国使节与130多家海内外媒体。

——《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

材料二  昆山之路

作为江苏省唯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省级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是昆山产业转型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从“昆山制造”跃升到“昆山服务”的重要保证。在经历了发展乡镇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两次高潮后,昆山迎来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发展高潮,从“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转变。

——《昆山巨变》

  1. (1) 据材料一概括,华西村致富路上的变与不变是指什么?华西村的致富路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2. (2) 华西村和昆山发展的道路有哪些相同点?相对于华西村,昆山的发展出现了怎样更为明显的特征?
南京晨光机器厂前身是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宁局”。新中国成立后,企业为寻求发展几经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南京解放,第二野战军部队接管(金陵机器制造局),更名华东军械总厂。1953年,与307厂合并组建南京晨光机器厂。1965年1月,晨光机器厂由隶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从此,工厂结束了制造常规武器的历史,开始从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古老的“宁局”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机械工业志》

材料二 1993年是我厂(晨光机器厂)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军品产值仅占当年产值的13%,比上年下降了24%。……为了使1993年不因军品任务锐减而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工厂确定了“巩固发展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的方针。……公司生产的艺术制像产品,蜚声海内外,承制了举世瞩目的“香港天坛大佛”、高88米的无锡“灵山大佛”、高108米的海南“三面观音”等,产品并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艺术品研制生产基地”。

——梁文浩《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开发新产品》

1996年,南京晨光机器厂作为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晨光”由工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实行资产重组,组建了南京晨光航天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15日,“航天晨光”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陈孟荦《“晨光”改制与改革》

材料三 随着企业的发展,秦淮河畔“宁局”原址的英式工业建筑群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晨光逐步移师江宁开发区。2007年,由南京晨光集团和秦淮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园区……是一座反映中国工业建筑历史演变的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利用价值。

——王彦辉《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新生》

请回答:

运用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以“以政府、市场对晨光机器厂企业转型发展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6年的出口额为68.5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5.6%。但出口中矿产品比重增加,主要是1973年开始出口石油,从1975年起石油成为出口创汇最多的商品。1953年至1978年我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比重由1.23%下降到0.75%,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位次由第17位后移到第32位。

_____《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有预测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将从1995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6.3%,2000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在世界商品贸易中出口排名第七,份额为3.9%,进口排名第八,份额为3.4%。美国商会主席曾称:至2005年,中国加入WTO这一事实会推动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额增加140亿美元。专家称,中国市场的开放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美国与欧盟的各服务行业供应商都很看重中国市场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纷纷表示要进入中国市场或者拓展在中国的业务领域。入世能够拉动中国和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中国入世会促进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份额的大幅度上升。

______《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

  2. (2) 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以某一行业为例,谈谈你对中国加入WTO的认识。

新中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在许多地区,中农在农村人口中的比例由过去的20%上升为80%左右,贫雇农则由70%左右减少到10%左右,而且在逐年减少中。材料表明(    )

A . 农村土地私有制得到根除 B . 农民个体经济成为农业的主体 C . 建立起初步的互助合作社 D . 保护富农的经济政策得到贯彻
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 (1)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 (2) 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材料二: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三:《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四: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次重要会议?

  2. (2) 材料二中,以“包产到户”、“大包干”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被称作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份。简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并指出这种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

  4.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1990年11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它的出现(    )
A . 说明我国国企改革颇见成效 B .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C . 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D . 是亚洲金融风暴冲击的结果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上海出现的地下工厂时指出:“要使它成为地上(工厂),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三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很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工厂)做对手,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说明当时(    )
A .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 . 主张不同经济成分进行竞争 C . 私营经济优于国营经济 D . 领导人对现行政策路线的动摇
1978——1991年间,中国电视媒体在经济管理模式和财务运作机制上,先后经历了从完全供给型阶段(国家财政提供全额资金补助),到供给创收型阶段(国家拨款为主、媒体创收为辅),再到创收供给型阶段(媒体创收为主、国家拨款辅助)的三次历史性跨越。这一过程表明(    )
A . 经济管理体制的逐渐变革 B . 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结束 C . 现代企业制度的正式确立 D . 城市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八字方针”的调整 B . 中苏关系的恶化 C . 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 . “左”倾思潮的影响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十二大 C . 十四大 D . 十五大
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税改革初步取得成功。这主要得益于(   )
A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 B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 . 企业分配制度的不断改革 D . 企业所有制的重大调整
从1953年起,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后来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等领域。这些举措(   )
A . 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B .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 . 缩小了城乡的差别 D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扣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