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知识点题库

“农民并非受人蛊惑,‘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为此,苏维埃政府采取的具体对策是

A . 推行余粮收集制 B . 实行粮食税收政策 C . 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  )

A .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B . 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 C . 导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D . 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
A . 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 使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C . 使现代企业制度在苏联得以建立 D . 揭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
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 B . 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需要 C .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 . 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戮、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这种情况说明在当时苏联(    )

A . 从事经济建设必然会导致流血牺牲 B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 C . 避免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D . 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末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反映了斯塔夫里阿诺斯(    )

A . 强调全世界都要用苏联模式 B . 从全球视野看待斯大林模式 C . 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改造西方 D . 认为苏联与西方应相互借鉴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1倍多。苏联工业生产状况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妥协 C .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苏俄(苏联)历史上先后出现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四位著名的领导人,下列关于四位领导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 B . 斯大林——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 . 赫鲁晓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D . 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改革斯大林模式,使共.产.党丧失政权,苏联解体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象反映了(    )
A . 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 .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 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1961年12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和赫鲁晓夫的报告,强调要加强物质刺激形式,对经济工作进行“卢布监督”,要求提高企业的“赢利率”,给予企业更多支配利润的权利等。这说明赫鲁晓夫(    )
A . 严格按市场经济规律执政 B . 试图通过物质奖励激发社会活力 C . 推行的经济政策较为激进 D . 改革思路从根本上突破了旧模式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    )

①极为困难的形势

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

③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 .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 . 多种所有制并存 C .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以3%的苏联国土面积占比长期承担苏联30%以上的粮食征集总量。1932~1933,乌克兰不堪重负,终于爆发大饥荒,损失400万~500万人口。造成此次大饥荒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B . 经济危机冲击了乌克兰农业生产 C . 为支持工业化对粮食过度征购 D . 苏联政府对救济工作消极应对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合作社已成长为联合了数百万农户的强大机体,要通过合作社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流通过程,同时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通过生产本身的改组和联合,把个体的分散的生产单位改造成以新的技术(电气化等)为基础的大规模的公有化经济。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A . 新经济政策推行效果显著 B . 准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C . 管理经济的手段单一 D . 扩大了集体经济的自主权
苏俄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7月又决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私人经营。在流通方面,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材料说明苏俄(    )
A . 已放弃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 . 利用资本主义渐进过渡到社会主义 C . 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 . 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产品生产分配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这表明列宁(   )
A . 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 B . 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 . 认识到余粮收集制弊端 D . 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 . 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 .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 . 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   )
A . 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 B . 没有得到人民的普遍支持 C .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 D . 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在1973年发表的小说《古拉格群岛》中刻画了当他得知斯大林的死讯后无比欢欣鼓舞的心态,但在1996年发表的《在转折关头》中又对斯大林之死充满了惋惜之情。上述变化反映了索尔仁尼琴(   )
A . 对斯大林体制的认识深入 B . 缅怀斯大林的强硬政策 C . 认真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 D . 赞成前苏联的政治体制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其共同原因是(   )
A . 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B . 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 远远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 . 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