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知识点题库

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只及1913年的85%。1925年苏联的种植业面积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是107%,农业生产总值对比的百分比则是112%。出现1921年和1925年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    )
①1921年现象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1925年现象主要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③1921年现象主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④1925年现象主要是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

A . 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 . 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 C . 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 . 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②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③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④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 .  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 . 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 . 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 . 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下图是191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例图。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 B .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 . 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 D . 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简表

时间

大     事

1921年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

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

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

1928年

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

苏联宣布停止新经济政策

据上表,导致新经济政策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制裁 B . 经济所有制性质发生冲突 C . 个人崇拜盛行 D . 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
苏联农业集体化资料统计表,下表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

A . 解决了苏联的粮食危机 B .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C . 存在着急躁冒进的现象 D . 有效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 .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 .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 .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不符合第一个“修补”方向的是(    )
A .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 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C .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D . 大力推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
“□□□□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处最合适的应是(    )
A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苏俄新经济政策 C .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 . 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
1921年苏俄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为经济长远发展准备计划、为落实当年的经济计划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此后,该组织提供的计划数字越来越重要,到1926年,已经成为中央委员会决策的重要依据。据此可知当时苏俄(联)(    )
A .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 . 经济建设突破了意识形态束缚 C . 行政体制与经济政策存在矛盾 D . 面临的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 . 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 . 推行农业集体化 C . 为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 D . 实行余粮征集制
列宁认为:“农民不是社会主义者。如果把农民当作社会主义者来制定我们的社会主义计划,那就是把这种计划建立在沙子上。”这种认识(  )
A . 意识到战吋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后果 B . 奠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C . 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效果 D . 不利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一一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中外历史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农业集体化政策 D . 工业化政策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

A . 余粮收集制的废除 B . 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 . 集体农庄自主权扩大
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    )
A . 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 B . 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 C .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 . 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
苏俄(联)的欧洲部分在1917~1940年间,平均每年建成7~8座新城市,其建立大致都经历四个阶段建立企业——项目投产——工程竣工——城市形成。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 . 应对西部地区严重的战争威胁 B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 . 改变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需要 D . 城市化被纳入统一的生产力布局体系
列宁于1921年指出:“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当时苏俄实行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重商主义政策 D . 自由主义政策
1917年,俄国出现了“背带贩子”群体,他们将农产品背进城市,再把工业品带入农村进行倒卖。政府对此屡禁不止,但1922年后这个群体就逐渐消失了。造成这一现象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分别是(  )
A .  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C .  大规模开垦荒地、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