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知识点题库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不太听命于中央。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 .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 宗法制 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
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服从 B . 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 .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 “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D .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 .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 . 趋向“三教合一” D .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中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①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④ “三纲五常”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中国民间俗语云:“人在做,天在看。”根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历程判断,该俗语的出现不会早于(     )

A . 元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联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大一统 C . 天人感应 D . 无为而治
千年儒学

材料1:……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孔子要梦见周公,更称赞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杨向奎《周宗社会与礼乐文明》

材料2:任何一种学说的历史,都是承袭与演变的统一。……儒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接受着检验,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丁伟志《儒学的变迁》

问题:

  1. (1) 材料1的作者为什么认为“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

  2. (2) 运用所学知识,从“承袭与演变”的角度叙述儒学在古代中国如何“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

一组同学来到岳麓书院,看到书院大门两旁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们感到很好奇:岳麓书院历史上活跃过哪些名人?因而搜集整理了如下材料:

976年,岳麓书院建立。张栻主教期间,提出了“传道济民”的教育宗旨和“学贵力行”的主张。1167年,朱熹和张栻进行学术辩论,听者众多,以致“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二人相互影响,彼此的学术观点都有所变化。明中叶以后,王阳明及其弟子纷纷来书院讲学,有的人也兼收朱学。王夫之在书院读书期间创办了“行社”。近代许多著名人物,如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陈天华、蔡锷等均曾求学于此。

围绕一个角度,以材料中两个人物的主要活动为例,概述岳麓书院的历史作用。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 ②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该思想是(    )
A . 心学 B . 理学 C . 阴阳五行 D . 佛教
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 . “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民为贵,社攫次之,君为轻”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 . 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 .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 .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D .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伦理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 . 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 . 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 . 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 . 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材料三: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

——《朱子语类》卷5

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已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2. (2)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
  4. (4) 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民本与民主的比较》

材料二: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其学术思想和文艺都有和前人不同之处。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三: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儒家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升华”的表现。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一个有创辟的时代”。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未成为“欧洲式的人物”的主要原因。
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种思潮的出现(    )
A .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 B . 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 C . 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 D . 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
A .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 .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C . 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D .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竞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