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A . 忠勇正义 B . 奸诈狡猾 C . 凶狠残暴 D . 铁面无私
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 . 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 . 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 . 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 . 阅读欣赏《三国演义》
下列有关文学体裁及盛行的时期,连线正确的有(    )
①赋—汉朝 ②诗歌—唐朝 ③词—宋朝 ④散曲—元朝 ⑤小说—明清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下列对“普天之下,传心揭志……书同文字”背景的理解,全都不准确的是( )
①对汉字任意; 或省笔画②汉字的偏旁紊乱③各国使用标准字体楷文④汉字偏旁笔画数固定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④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 . 李煜 B . 李清照 C . 陆游 D . 辛弃疾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 . 楚辞、汉赋、唐诗 B . 楚辞、唐诗、宋词 C . 宋词、唐诗、楚辞 D . 唐诗、宋词、元曲
下列诗歌反映了流落南方的士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的是

A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 .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D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12春晚的“对联征集”出了一个上联:“《游子吟》《乡 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你认为下列叙述可能与《静夜思》作者相符的场景是(  )

A . 从白帝城回江陵时付给船家“交子” B . 独酌之后欣赏《女史箴图》摹本 C . 收到汪伦送的一套唐代青花瓷酒具 D . 参加殿试,受到武则天的亲自接见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作品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 . 魏源《海国图志》与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B .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但丁《神曲》 C . 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 曹雪芹《红楼梦》与贝克特《等待戈多》
2014年是农历的 “马年”,右图是 “马年”的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 . 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 . 可以反映写意画的发展和创新 D . 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下列有关楚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新体诗歌 B . 产生于春秋时期 C . 利用民歌形式 D . 屈原是其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唱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闾(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之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舍”,它指的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 (3) 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4. (4) 在新史学理念的影响下,商人、戏曲及民间生活进入史学家的视野,这表明史学研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一位北宋的书生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收录的是(   )

A .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 马致远:“百岁光阴如梦蛛,重回首往事堪嗟。”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即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宋瓷的这种艺术风格得益于(    )

A . 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 开明的对外政策促使文化兼容并蓄 C . 理学形成促进人们对人生韵味的追求 D . 文学艺术世俗化促使审美优雅化
“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曰:何以为似?何以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这说明中国画(    )
A . 忽视形象的真实描写 B . 注重素材的外在形似 C . 强调造型的抽象多样 D . 追求事物的形神兼备
之所以说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主要是指(    )
A . 由民间艺术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 B . 不断融合吸收,博采众长,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 C . 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D . 将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1900年之前,戏曲抄本是清代南北传统市集庙会上销售的一种主要商品,抄本经营盛极一时,但进入20世纪后,一大批京剧、戏曲、鼓词等民间需求旺盛的抄本日益减少。材料所述现象(    )
A . 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 . 体现了文学改良运动的诉求 C . 折射出民众崇尚西学的心理 D . 推动了出版行业的技术革新
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它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问精神、南方风情与北方神韵。就创作而言,虽然没有出现过能与关汉卿相婕美的大家,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众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这里的“它“应是指(   )
A . 宋词 B . 元曲 C . 明清小说 D . 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