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如图,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

                                               图1(局部)                                             图2

A . 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 . 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 . 以严整和谐的画表现理性 D . 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如图,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新古典主义美术以古代历史或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重视画面的严整与和谐”;“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浪漫派绘画重视的是栩栩如生的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                        ②《拾穗者》米勒
       
③《赛纳河之晨》莫奈                            ④《马拉之死》大卫

A . 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②—印象派绘画作品 B . ③—印象派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C . ①—浪漫派绘画作品③—印象派绘画作品 D . ②—新古典主义绘画作品④—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2012年7月27日,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右图)于“伦敦碗”开幕。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及时报道了这则消息。这体现出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是

A . 远程教育 B . 大众娱乐 C . 传播资讯 D . 政论宣传
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 . 现实主义 B . 浪漫主义 C . 印象主义 D . 现代主义
20世纪印度的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集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主要在于(   )

A .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B . 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发展 C . 反映了当代下层人民的精神风貌 D . 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银幕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


A . 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 B . 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 C . 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 D .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能“‘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 . 《老人与海》 B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 《马拉之死》 D . 《向日葵》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见图10),它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 .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 .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 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 . 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 . 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 . 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 B . 《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 . 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 D . 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

A . 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 B . 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 C . 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 D .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
2017年12月电影《至爱梵高》在中国上映。1888年,梵高独自来到法国阳光充沛的南部,开始以狂热的笔触去画他心中的风景,他画里如火焰般晃动的笔触和色块正是梵高炽热的内心在燃烧和迸发。下列作品,和梵高这一时期画作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 . B . C . D .
1847年,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在英国所谓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所著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力,追求平等。这说明该小说侧重于(    )
A . 无情揭露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虚伪 B . 精心描绘了女主人公反传统的心理 C . 运用理性主义武器批判男女关系 D . 抨击了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现实生活
下面这幅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 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 . 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 . 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D . 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浪漫主义的思维
下列关于长篇小说《母亲》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歌颂了俄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

③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④创作于十月革命胜利后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牛津英国文学词典》在评介某一文学流派时写道:“它的特征是不断进行实验和创新,热衷于一种意识流方式的个性表现,无论从历史还是美学上讲,都是一种文学的断裂,对过去的文学规范和价值,它断然摈弃,并选择了与之相反的立场。”以下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
A . 《波斯人信札》 B . 《巴黎圣母院》 C . 《等待戈多》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发表于1922年的英国长诗《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很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该作品 (    )
A . 歌颂了人的本能感情 B . 直面社会现实的黑暗 C . 体现了反传统的特征 D . 反思理性王国的弊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人画是兴起于我国宋元时期的一个画种。这一时期,既存在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又有十分尖锐的民族矛盾,并且二者交织在一起,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参与绘画艺术的新的群体,即士人集团。

他们以山水花鸟为题材,以写意为表现手法,遣情抒怀。宋代以前,社会文化相对紧张封闭,画家的主观意识被禁锢压抑,到了宋元时期,社会的文化艺术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画家们开始摒弃以前完全写实的手法,向写意转变。

——摘编自程多耀《论中国文人画兴起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999957497 图片_x0020_2102048685

(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局部)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文人画兴起的因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两幅作品的艺术流派及其创作的主要背景。
二战后,美国画坛逐渐浮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以抽象朦胧的风格为主,受众面较小。这种颠覆传统的风格和随性的特征被视为美国自由精神的体现,故美国中情局秘密资助该画派作品在世界巡回展览,扩大其影响力。这说明(   )
A . 美国的自由精神影响了文化发展方向  B . 美国的绘画是为其冷战政策服务而生 C . 抽象表现主义占据美国文化主流地位  D . 美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手段具有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