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亿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

A .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 .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 . 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 .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电视剧《还珠格格》、《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的热播,受到我国广大老百姓的喜爱。这说明电视具有

A .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B . 娱乐性 C . 艺术鉴赏性 D . 传播信息的作用
文艺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①②

材料二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如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和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诀别,成为了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1. (1) 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幅绘画作品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请说明你的理由。

  2. (2) 材料二“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是指怎样的社会状况?它给欧洲文艺带来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新的美术画派”有何特点?简要说明这一艺术流派出现的原因。

  4. (4) 综合上述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把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

A . 铁路与飞机 B . 电视和电影 C . 网络与漫画 D . 报纸和广播
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这反映出(    )

A .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 . 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 . 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 .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 . 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B . 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 . 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D . 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
A . 古典派 B . 现代派 C . 印象派 D . 现实主义
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愚蠢的时代,也是智慧的时代”。这一观点描述的社会现象是(    )
A .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B .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C . 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D .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
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A . B . C . D .
有历史学家指出:“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下列西方社会的发展场景,不是这一现状促动而成的是(    )
A . 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B .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了勾勒人类未来的深思 C . 英国出台《十小时工作日法案》以增加社会福利 D . 工人运动勃兴并出现经济诉求与政治要求同存的趋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卓别林,英国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幼年丧父,曾在游艺场和巡回剧团卖艺或打杂。1913 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 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 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手杖、足蹬大皮鞋、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 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3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从1919 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摘编自《卓别林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卓别林电影的艺术风格。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卓别林电影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奴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有种艺术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第七艺术”是指(   )
A . 电视 B . 电影 C . 歌剧 D . 网络游戏
一位艺术家20世纪初所画的静物作品,往往以报纸的一页作为玻璃杯和酒瓶的背景,这页报纸上总是一些反映暴力和道德堕落的悲剧性新闻。这些作品(   )
A . 抒发了浪漫情怀 B . 遵循了写实主义的原则 C . 突出了理性思维 D . 体现现代主义创作风格
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史料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料

解读

A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英国现实主义诗人雪莱的名句

B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情怀

C

“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

D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的政治文化稳定性与延续性

A . A B . B C . C D . D
某西方画家偶然间看到非洲木雕面具,深受启发,“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而是从内涵去认识和解析事物”。发生这一转变的画家是 (    )
A . 注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德拉克洛瓦 B . 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的毕加索 C . 突出表现社会现实的俄国画家列宾 D . 强调捕捉光色微妙变化的法国画家莫奈
材料   库柏是19世纪前半叶美国作家中把大海同文学创作紧密结合,并在《领航人》等作品中 弘扬海洋文化和传统、强调美国的海洋属性的重要作家之一。19世纪前半叶,美国雄心勃 勃的上升崛起势头,以及库柏的海军经历使其从航海经历中获得了关于大海与美国命运关 系的深刻认识.由此催生了他强烈的海洋民族主义思想。他认为美国的国民性格天生就是 海洋性的,“美利坚民族的习性和追求比任何民族都具有更强的海洋属性”,并在作品中塑造 了许多具有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富有海洋性格的美国英雄水手的光辉形象。美国 环海的独特地理环境使海洋与美国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连,美利坚民族的海洋意识在同英 帝国的无数次海上战争历练过程中得以强化和升华。库柏的海洋民族主义思想,作为美国 民族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助于增强美国的民族凝聚力。

--摘编自段波《库柏小说中的海洋民族主义思想探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库柏海洋民族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库柏的海洋民族主义思想。
发表于1922年的英国长诗《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很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该作品(   )
A . 直面社会现实的黑暗 B . 歌颂了人的本能感情 C . 反思理性王国的弊端 D . 体现了反传统的特征
1964年6月9日,香港乐坛举行了一场盛事,一些报纸称:“今日狂人从天而降,机场可能爆出狂戏”;“影响青年人走向疯狂道路、放肆道路”。造成如此“疯狂”现象的音乐力量来自(    )
A .   贝多芬的交响曲 B . 柴可夫斯基的民族音乐 C . 披头士乐队的摇滚 D . 良知复兴运动的《四海一家》
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    )

A . 电影时代已经到来 B . 有声电影开始出现 C . 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 D . 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下列绘画作品与该诗的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