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知识点题库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A .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 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D . 农民成为商品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 . 亚历山大二世倾向于发展资本主义 B . 改革实际由资产阶级借助沙皇的权威而展开 C .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 . 改革使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俄国得以确立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 . 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 . 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 . 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 . 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

A .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 . 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专制统治 D . 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

A . 性质不同 B . 目的不同 C . 结果不同 D . 方式不同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是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B .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在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时,他们的妻子毅然接受沙皇提出的苛刻条件,跟随丈夫远赴西伯利亚,这些妻子们因此受到歌颂。“十二月党人”被流放主要是因为 (    )                                               

A . 对俄国的社会现实不满 B . 提出向西方学习的要求 C . 举行起义要求推翻专制 D . 同情俄国农奴们的处境
“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

A . 地主 B . 国家 C . 农民 D . 资产阶级
19世纪俄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一帆风顺地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完整全面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 . 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并实施的 D . 俄国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牺牲了农奴主的切身利益
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

A . 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B .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C . 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 D . 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
他被誉为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家的主要因素。对他改革中“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这一措施的正确评价是(  )
A . 不利于竞争,妨碍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B . 有利于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 . 当时西欧国家围困俄国,彼得一世不得已这样做 D . 保护了本国贵族的利益,巩固了沙皇统治
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

A .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B .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 C .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 .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 .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下图表明了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关系。其中公民占比例越大,民主体制越容易实现;而臣民、愚民占比例大,则民主体制越不容易实现。如果把19世纪末的美国称为“民主的工业国家”,德国称为“权威的工业国家”,那么同时期的“民主的前工业化国家”对应的是(    )

picture_x0020_2

A . 法国 B . 英国 C . 中国 D . 俄国
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最主要表现在(    )

A . 近代司法制度的完善 B . 地方自治制度的建立 C .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 . 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
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也是世界历史近代化的途径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可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3) 在农奴解放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上,历史学家观点不一。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科学评价重大历史改革的方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棉花加工(吨)

冶铁(吨)

1861年

30951

327610

1891年

171994

992210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2. (2) 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4. (4) 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

“如此自由”

A .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16世纪,伊凡四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南部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伊凡四世的改革(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B . 促进了沙俄工商业的发展 C . 使俄国进入农奴制社会 D . 促进了莫斯科公国的发展
如图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应分别填上(   )

A .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B . 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 . 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 D . 南北战争、俄 1861 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