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知识点题库

元前3世纪,古希腊艺术家创造出了著名雕像《维纳斯》,同时期的中国秦朝也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对这两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B . 都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 C . 都因为农耕经济的发展而产 D .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
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功能是(   )
A . 旅游景点 B . 军事防御工程 C . 划定国界 D . 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三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隋筑长城是为了防备(   )
A . 匈奴南下 B . 蒙古南下 C . 东突厥南下 D . 鲜卑南下
孙中山先生曾说:“长城之功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

                                                      ——(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 ,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

                                                 ——(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 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

                                                         ——陈长芬《仰望长城》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
  2. (2) 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4. (4) 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
有人曾说:“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这句话的历史依据是(   )
A . 秦始皇陵的发现 B .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 C . 阿房宫 D . 十二铜人
因其内容丰富,被称为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的兵马俑坑是(   )
A . 一号坑 B . 二号坑 C . 三号坑 D . 四号坑
在发现的四个兵马俑坑中空无一物的是(  )
A . 一号坑 B . 二号坑 C . 三号坑 D . 四号坑
2005年史诗巨片《神话》是第一部特批的以兵马俑坑实地为背景的影片。有人认为,商业性影视拍摄,对兵马俑的破坏很大,因而反对在文物内进行此类商业活动。你对这一观点怎么看,并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达拉宫是西藏历代达赖喇嘛进行政治、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场所。

材料二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三  中央政府每年对西藏文物保护事业投入的日常经费达400-500万元人民币。2002年6月26日中央财政拨款3.3亿元用于布拉达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的修缮。按照计划,维修工程将历时5年,于2006年完成。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中央政府投入巨资修缮布达拉宫的原因。

下列有关长城的防御工程,表述正确的是

A . 以烽燧内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 B . 以烽燧内报警系统,敌台为前沿阵地,城墙为前沿战斗据点,关城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 C . 以烽燧内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关城为前沿战斗据点,敌台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后方城障为纵深防线 D . 以烽燧内报警系统,城墙为前沿阵地,敌台为前沿战斗据点,城障为区域防线的支撑点,关城为纵深防线
《义勇军进行曲》在1982年被正式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这就肯定了长城

A . 作为中华民族肝胆与骨气象征的人文价值 B . 是凝聚农牧民族的历史丰碑 C . 是开放交流、开拓进取的象征 D . 是勤奋智慧的象征
除中国建有长城这样的军事防御工程外,世界上还建有长城的国家是

A . 英国的哈德良长城 B . 意大利的长城 C . 古埃及的防御长城 D . 法国的长城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鉴于以上教训,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 . 制定严密的法律 B . 推行郡县制 C . 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和选拔 D . 焚书坑儒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在位时,修建了庞大的皇陵,兵马俑坑是其陪葬坑。从当时的形势看,俑坑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A . 坐北朝南 B . 坐南朝北 C . 坐西朝东 D . 坐东朝西
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秦始皇作为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

A . 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 B . 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 C . 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 D . 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4年之后,“秦俑”出土,这更增加我们思考的机会。这批陶器塑像据估计约为六到七千个,个个不同。从脸上的表情,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所着靴鞋的鞋底有圆钉。所穿的甲,铁片以皮带穿贯,都根据实物丝毫不苟的模制,步兵和骑兵的制服也不同。并且这几千个塑像带着战车和兵器构成战斗队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艺术和技术上的同一标准。这些地方,也使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另有超过以往历史评价的感想。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有一件事,我们无法忘记,即秦始皇是历史上“万里长城”的首创者。这是嬴政统一中国之后命蒙恬率兵三十万,收河南,伐匈奴,在团结对外的条件下,全面筑城。此举更表示他的极权政治有实际的需要。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87年遴选《世界遗产目录》时对秦陵兵马俑的评价词: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工程浩大为史所罕见。……1974年至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500米处发掘出了秦陵兵马俑坑……目前在三个墓坑中共发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战车近2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千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体态高大,与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奇异珍宝。秦陵及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秦俑的主要特点,材料中的“这些地方也使我们对秦始皇的为人另有超过以往历史评价的感想”的含义是什么?

  2. (2) 材料二提及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些事迹?作者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极权政治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水经注·汝水》记载:“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方城”,这说明楚长城(    )
A . 修建目的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B . 为秦代长城修建奠定基础 C . 是诸侯相互兼并战争和争霸的结果 D .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
下列对秦始皇陵园兵马俑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面积最小的坑是这组兵马俑的指挥部 B . 兵马俑坑内的兵马军阵一致坐北朝南 C . 兵马俑坑为坑道式地下土木建筑结构 D . 兵马俑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
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下列建筑遗产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长城        ②秦始皇陵        ③颐和园          ④皖南古村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长城的修筑历经两千多年,对长城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有多元的历史解释,例如有人认为“长城是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下列解释与此种说法最接近的是(   )
A . “长城是对外开拓进取的桥头堡” B . “长城是帝王家的超级院墙” C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D . “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