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知识点题库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 . 李贽 B . 黄宗羲 C . 顾炎武 D . 王夫之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南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

A .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B .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C .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 .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下列观点,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

A . “天下为主,君为客”  B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真理”  D .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促使黄宗羲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社会根源是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传统道德的强化 C .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 西学东渐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家训是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人刘禹锡在《名子说》中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代学者倪思在《经锄堂杂志》中说:“富家有富家计,贫家有贫家计,量入为出,则不至乏用矣。”

明人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士、农、工、商各居一艺,士为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清人张英《恒产琐言》有:“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与读两字。”

——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

材料二

晚清家训已经出现革新思想的变化,如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梁启超给梁思成(建筑大师)的家信中说:“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市容极严整有新意,必须一往……回头折入瑞士看些天然美,再入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彻底研究了解。”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家训内容的变化。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

A .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 .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 .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 .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限制君权的思想因先秦儒家的发挥,特别是经过后人的改造和发展,虽演变很多而仍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相与”及其“灾异谴告”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直到今天看来仍闪耀着进步光芒的思想越到后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1996年)

材料二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第三十二条 帝国议会议员,就其议员职位而论,不得领取任何薪俸或报酬。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摘自《德意志帝国宪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儒家限制君权的思想,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综上分析近代德国和古代中国在限制君权上有何不同?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

A .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 .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 .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 .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述,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
A . 社会变迁的角度 B . 现代化的角度 C . 社会思潮的角度 D . 社会群体的角度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该碑刻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 . 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 . 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 . 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市镇商业化的趋势始于宋代。但是,这一变化的趋势极为缓慢,直到 16世纪前仍处于萌芽的状态。嘉靖万历年间,江南市镇迅速勃起。据《吴江县志》记载,该县弘治以前只有三市四镇,万历时增殖十市七镇。这一趋势并不限于吴江一县……万历时的市镇,人口达五万以上者四个,三万五千者一个,一二万者七个,万人以下者比比皆是……江南的湖丝、丝织品、布匹等通过走私贸易大量出口。湖丝输入西欧始于嘉靖时,至明末,葡萄牙人每年运往印度果阿与可陈殖民地的中国丝已达43万余磅。此后,荷兰、美国也大量输入湖丝。湖丝输入日本数量更多……江南市镇纯粹商业型的不多,更多更有意义的是兼有专业型的市镇,例如嘉湖地区的丝织业市镇与太仓、松江地区的棉织业市镇……随着濮院镇的兴起,其附近农民也“多业机杼,间有田业者,田季皆雇西头人为之”。商品生产向农村的扩散,使呈极块状的封建经济结构出现了小小的松动,从而启动了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

--选自唐力行著《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二:纵观明代和清代中前期,即公元 14-18世纪明清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合理有效的经济制度,已出现带动整个国家向市场机制转换的倾向。在几乎封闭的专制统治下,其法律制度与经济的系统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基本不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近代化进程严重滞后。直到鸦片战争中隆隆炮声才能把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由此开始缓慢的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坎坷之路。

--选自郝均、周边春《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转型的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明清时期“启动了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法律制度与经济的系统结构与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基本不同”。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中国梦的产生与世界历史是紧密联系着的。所以,没有近代西方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就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就没有天朝梦想的破灭,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提出。”结合史实论证该观点。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
A . 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 . 人地矛盾突出 C . 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 . 运税制度改革
下图反映了1651~1790年我国货币的流通情况。图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正常的生产秩序无法维持 B . 流出海外的货币不断增多 C . 商品经济取得了重大进展 D . 货币多样化阻碍商业发展
明朝中后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杭嘉湖、苏松太地区,出现了要从区域外的湖北、江西、安徽等产粮区输入大米的现象,每虽无论丰歉,外省客米来售者,不下数百万石。这反映出(   )
A . 农业生产呈现区域分工 B . 新的生产关系雏形初现 C .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清初的“他”大胆地突破了纲常名教观念的束缚,剔除了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用赤裸裸的“利”“害”观点,论述君权的起源及实质。“他”的思想(   )
A . 源于资本主义经济 B . 反思了传统儒学 C . 否定了君主制度 D . 描绘了新社会的蓝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清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上政治腐败、贫富矛盾积累,社会日益动荡不安。

  1. (1) 根据材料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人口激增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人口增长的影响。
  3. (3) 你如何看待人口增长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霍尔巴赫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称“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国家大本,食足为先”。中国古代历代政权均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汉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

——摘编自朱宏斌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

材料三: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两会期间习.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牢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解决当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1. (1) 顾炎武的言论抨击了明代的什么制度?
  2. (2) 顾炎武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
  3. (3)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败坏人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