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题库

下表乃根据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整理而成。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A . 皇帝重视将相 B . 突出社会分工 C . 将相出自布衣 D . 体现封邦建国
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 B . 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C . 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D . 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 .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 从分权政治向集权政治转变 D .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某次在央视二套《永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 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 察举制
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 . 确立三省六部制 B . 建立法律体系 C . 废分封,置郡县 D . 实行科举制
元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 . 中书省、伊犁将军 B . 宣政院、中书省 C . 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 . 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图1是公元前三世纪末期的中国局势图,最终完成国家统一的是(    )

A . B . C . D .
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

A .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B .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 . 宗法制度难以维持 D . 郡国制度逐渐形成
史料记载:“周武王所封弟子同姓者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西周后期被破坏的主要是(     )

A . 宗法制 B . 分封制 C . 王位世袭制 D . 礼仪制度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

A . 井田制的崩溃 B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

A . 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 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 .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宋史·职官志》 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 .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 .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 .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 .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可以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政治制度是(   )

A . 三公九卿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郡县制 D . 九品中正制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 . 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 C . 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辽阔 D . 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
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这反映出(    )

A . 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 B . 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 C . 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 D . 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
“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    )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皇帝制度 C . 三公九卿制 D . 郡国制度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这样划分依据的角度是(  )
A . 社会经济形态 B . 专制集权的程度 C . 地方行政组织 D . 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
A . 世代相袭 B . 考试选拔 C . 地方推荐 D . 中央任命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虽早已覆灭,但由它所分封的诸侯们,却逐渐形成一坚强的同盟团体。”此材料旨在说明(    )
A . 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统治 B . 分封制推动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 C . 分封制对后世统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D . 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