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点题库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A . 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 . 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 .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 . 天京陷落
1853年,马克思在《国际述评》中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必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会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材料中的“这次变革”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北伐战争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②太平天国具有反侵略的一面 ③它在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主张   ④定都南京后大兴土木,成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清军自入关平定割据、反叛势力以来,承平日久,八旗兵、绿营兵战斗力日衰,尤其是难以抵抗太平军的反抗,对此,咸丰皇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武装,从而使( )发展起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A . 北洋军阀 B . 南洋水师 C . 北洋水师 D . 湘军、淮军
太平天国后期曾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满汉地主武装共同镇压的结果    B . 太平天国内讧 C . 北伐失利             D .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 .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1. (1) 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

  2. (2) 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

  3. (3) 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阅读图一、图二,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材料中的两个纲领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定各是什么?各自体现了什么思想?哪一个更能反映农民的要求?
  2. (2) 从时代要求看,这两种经济思想各具有什么鲜明的进步性?哪一个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1. (1) 依据材料,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必然性。

  3. (3) 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

A . 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 . 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 .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 . 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军事行动的路线图。这次军事行动(    )

_x0000_i1026

A . 为中华民国的建立扫清障碍 B . 因孤军深入而导致全军覆没 C .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D . 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了《资政新篇》,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严禁买卖人口”。这主要是因为(    )

A . 买卖人口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 . 买卖人口会使太平天国劳动力缺乏 C . 《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掠夺中国劳动力 D . 买卖人口是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

A . 英军割占香港岛 B .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 太平军进行北伐 D . 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

A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 .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北华捷报》是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报刊,1853年4月23日报道:“南京于3月8日被叛军彻底包围,21日被攻陷……据说南京的清朝将军身先士卒,已在英勇作战中阵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报道中的“叛军”是指(  )
A . 太平军 B . 英法联军 C . 国民革命军 D . 革命党人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资政新篇》 C . 《应诏统筹全局折》 D . 《海国图志》
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    )

A . 体现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B . 反映出政治斗争激烈 C . 表明国人文明程度不一 D . 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也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的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据材料分析,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    )
A . 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B . 保证列强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权利 C . 攫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 D . 确保能在议定通商口岸倾销商品
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淞沪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