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点题库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da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   )
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 .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 . 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B .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C .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临终前写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动情地吟诵这首诗歌。这反映出

①于右任希望国民党反攻da陆

②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实现两岸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③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与国民党的关系,希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④于右任先生是一位爱国者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我国政府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 .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的取得 C .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削弱   D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da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       )
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


  2. (2) 材料二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切实行动,建立起的战线名称是什么?


  3. (3) 材料三体现了中共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 .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 .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 . 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2. (2) 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 .  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 (   )

A .   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 B . 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 . 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 D . 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
1974年5月,为了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决定从东海舰队抽调3艘导弹护卫舰支援南海舰队。由于战事紧急,中国舰队决定“直接通过台湾海峡”。按照蒋介石的命令,长期控制台湾海峡的国民党海军舰队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向我海军舰队亮起“请通过”的信号。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A .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张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D . 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

A . “一国两制”构想 B . 行省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村民自治制度
2016年1月1日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7周年,当年此文件的发表体现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把握了时代潮流,被看作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 .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 . 表明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 打开了两岸民间交往的大门
据中国网刊载:1973年,毛.泽东委托民主人士章士钊前往香港与台湾人士接触,商谈国共两党再度合作事宜;1975年,年迈的蒋介石思乡心切,委托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这些做法(  )
A .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对抗 B .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 宣告了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D . 彰显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2016年11月,习.平会见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说,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习.平强调的是(  )
A . “一个中国”原则 B . 加强国共交流 C . “一国两制”构想 D . 增进亲情往来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台湾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
A . 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 . 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 . 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 . 反映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78年的所有出国考察中,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谷牧所率的考察团于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对西欧的访问。它和1978年1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及同年12月的三中全会一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个转折点

——摘自(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

材料二:

1978年12月13日

时任美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说,他会将邓.小平的意见转告华盛顿,邓同意1月1日是宣布关系正常化的一个好日子。

1979年01月01日

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在他列出的3个主要目标中,其中1个是将台湾回归列入工作日程。

1979年01月06日

即三中全会刚过两周,北京就为习仲勋开了绿灯,让他准备一个广东接受外资的方案交北京正式批准。

1979年07月18日

在中央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对安徽省第一书记万里说:“不必陷入争论,你这么干下去就是了,就实事求是地干下去。”

——依据(美)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改编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邓.小平在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重要讲话的标题,用一句话指出这一讲话的历史地位。从“改革开放”的角度,简析1978年“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2. (2) 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内政、外交方面的重大变化。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 . 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B . 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C . 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D . 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